大腿後側的肌肉群,我們常稱為「腿後肌」,是運動常見受傷的部位之一。無論是初學瑜珈、短跑選手、舞者,甚至一般民眾在運動時,都可能遇到這類傷害。腿後肌受傷的情況,可以分成急性拉傷、斷裂,以及慢性的肌腱病變。
💡症狀表現的比較
急性拉傷
多半是突然出現的「像被拉到或抽筋般的劇痛」,有時甚至會聽到「啪」的一聲。受傷後常難以繼續比賽,走路也會僵硬。
慢性病變
則是逐漸出現的痠痛、緊繃,沒有明顯的受傷瞬間。疼痛常在臀部或大腿後側深處,長時間坐著或重複運動會惡化。

💡腿後肌拉傷如何治療?
依照急性拉傷或慢性肌腱病變,治療方式會稍有不同 (前者在急性期需加強消炎、消腫),然而大原則都是休息,讓組織修復,並且在復原過程中給予疼痛控制,其他部分則可以輔以運動治療、注射治療來加速組織修復。
1.消炎止痛藥物
改善急性期發炎、腫脹及疼痛感。
2.物理儀器治療
改善腫脹及疼痛感,輔助自身組織的修復。
3.注射治療:類固醇、葡萄糖水或血小板濃縮血漿PRP注射
類固醇注射可以改善短期的發炎疼痛情形,而如果希望能夠促進受傷肌腱恢復的快一點,可以考慮葡萄糖水或血小板濃縮血漿PRP注射治療。
4.震波治療
改善疼痛,促進受傷組織再生。
5.徒手治療
6.運動治療
❗溫馨提醒
如果你懷疑自己可能有此疾病,請不要自行診斷和吃藥,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釐清真正原因,才能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