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務是那種乍看很簡單,好像對核心事務進展幫助不大的瑣事,但其實並不是如此。行政事務是一座自動運輸通道,將不同部門的抽象進度給具像化後,再用各種能被理解的格式,傳達給不同單位。
把抽象進度具象化是一門專業;把具象化的事物轉換成各種格式也是一門專業,傳達給不同單位本身,也是一門專業。
例如創作者寫了三千字的創作概念,有創作靈感、想做的內容、有趣的點子等,通篇渾然一體,但在企劃書上可能就會需要分開為「創作源起」、「製作內容」、「演出特色亮點」這種看似無趣,但大多數人一看就知道在講什麼的事情。這是我指的具象化。而「需要保險」的這件事,從拿到所有人的保險相應資料(出生年月日、職業安全等級、受益人資料等),到決定項目及保額。把相關資料跟保險單位連絡,拿到要保書後可以做為證明給需要的單位(例如若是委託製作,通常主辦單位會要求保險證明)。這就是我指的轉換格式。
行政事務是整個演出製作的鏍絲、齒輪、轉接器,不是如同心臟/靈魂的核心概念,也不是用來對觀眾溝通、吸引人的行銷包裝;但同樣都是整體演出製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每個人都只面對一個行政,一個行政要面對每個人
量變產生質變,有些事情做一次很簡單,做三百次就會有根本上的不同。例如要寄一張海報跟寄三百張海報,在郵局就是掛號跟大宗郵件的差別。
有些個人與行政的資料往來,一定是自己最熟悉自己的個人資訊,若能詳細提供,那可以為行政省去許多時間,資料既不會拖到,也有機會更細緻地替每個人處理不同的情況。
讓行政好做事,就是幫自己的忙。
以下先列這次六個我想到可以讓行政好做事的細節,歡迎參考使用,或留言補充。
1、收件人資訊
在郵局要寄掛號或包裏會需要郵:遞區號、地址、收件人、電話,缺一不可。當你發現你只給地址時卻能收到東西,其實缺的資料都是行政自己去找的。
這些資料在自己知道的情況下,多打字花不到1分鐘;而行政要從不同製作的通訊錄、信件中找還不一定找得到,回訊息給你也不一定會馬上回。結果就是等到拿到完整資料才能寄出,寄件時間就會延後。而且不是拿到資料就馬上可以有空寄出,也是要安排工作時間才能寄出,因為總是會有更急著現在要處理的事情要完成。
完整提供資訊的人可能當天就能寄出東西,沒有的人可能會等到三四天才會寄出。
2、提供匯款資料
臨櫃匯款需要銀行名稱含代碼、分行(最好含代碼)、戶名、帳號;線上匯款通常也會需要銀行、戶名、帳號,存摺影本有上列所有資料。
可能有的ATM轉帳只需要帳號的關係,的確碰過有人只給銀行名跟帳號。但如果我手上一次要處理二十個人的匯款,我根本不會想去ATM轉帳,我又不是陳佩琪。
這時我可能會有一個銀行名但沒有代碼跟分行,有帳號但沒有戶名。為了確保匯款有憑證,我會用匯款而非轉帳。我會做的方式,一個是直接再次跟你要完整資料,另一個可能是找找你過去的匯款資料,但仍然要跟你確認。
銀行代碼網路上可以找得到,分行名有的用代碼藏在帳號裡,戶名一般來說是本名。這些都對,也都是推論。匯款失敗的話會白花30元的匯款手續費,然後還要在確認新的對的資訊後,再找一個下午三點半前的時間,重新去銀行匯款,會多花很多時間。
然後就別的製作有留過資料,也不代表這次的製作你想用同一家銀行,所以至少給個這次想用的銀行名稱跟收款帳號末五碼來核對(以免是同一家銀行但不同戶頭)。「我這次想用郵局末五碼123的帳號」,跟「用跟之前製作的戶頭就好」,字數差不多吧…那講清楚是比較好的。
如果你能直接給出銀行名稱含代碼、分行(最好含代碼)、戶名、帳號,加上存摺影本做核對,那行政就可以在收資料當下用存摺影本核對資料,然後建檔,在需要匯款的時間依excel檔打資料匯款,這樣是彼此溝通最有效率的模式。
接下來三個是比較簡單的事情,但幫助非常大。
3、給連結
在訊息中給別人連結時,可以把連結單獨丟一個訊息。原因是如果用手機要單獨複製連結給別人,而不想複製到文字時,就不會一次要複製一整篇訊息再來慢慢刪,像line就只能一次複製整篇訊息。
這種情況很常見的是要把劇組成員提供的資訊給劇組外部人士,有些對話內容不適合被對方看見。用電腦還算好處理,但我個人的雜事很多,我相信所有行政都是,所以一些可以直接用手機處理的事情就會收到當下馬上處理,避免增加待辦事項。所以滿常在沒有電腦的情境下直接用手機處理,就相對麻煩…
這時就很懷念以前手機沒辦法當電腦用的時代了。
4、溝通小結論
如果打完電話討論完事情,或單純只是文字討論完事情後,能用訊息文字或信件重點條列結論及待辦事項,對未來要查找進度的雙方都很方便,也沒有盧或凹的模糊地帶。而且這樣做也可以確認剛才有沒有漏掉的事情沒討論到。
這點不是必要,但我真的因為這樣做,感謝過去的自己很多次!非常推薦給大家。
5、不要用語音留言…
這是我個人的地雷點了,同樣一個訊息量,語音留言可能要花我20秒,文字訊息只要3秒。我曾經碰過合作的創作者特別用語音,也特別有禮貌,所以語音裡大概有八成都是不含資訊的客氣話,老實說聽了會讓人很不耐。
我認為用語音留言是用的人很方便,聽的人很不方便,相當自私的一種方式。工作的經驗裡,中國人、在中國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特別常用…
以上,希望能讓大家跟行政工作更加順利,很多做事方事其實除了工作之外,日常生活與他人交流也會讓你被加分,因為你只多花一分鐘的時間,卻可以省下與你對口的人可能十分鐘以上,是個非常划算的槓桿。
如果還有什麼跟行政相關的經驗,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歡迎留言討論一起分享哦,也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覺得需要被看到的人,委婉又直接地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