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鍊魂式EQ工作壓力轉化篇】
第三回|從「控制感」找回工作中的安全島
🔦 為什麼控制感是壓力的核心解藥?
在所有影響工作壓力的因素中,「控制感」是最容易被忽略、卻又最具根本性的關鍵。
美國心理學家 Robert Karasek 的「工作要求—控制模型」(Job Demand-Control Model)指出:- 高工作要求 + 低控制感 → 壓力最高,容易導致倦怠、焦慮,甚至身心疾病。
- 高工作要求 + 高控制感 → 雖忙碌但有成就感,反而能激發動力。
換句話說,工作壓力不一定來自「工作量」,而是來自你覺得自己對工作是否有「主導權」。
📔 鍊魂式EQ觀點:控制感是心靈肌肉
鍊魂式EQ認為,控制感並非全然外部環境決定,而是一種可鍛鍊的心靈肌肉。
案例:
有一位廣告公司的企劃主管,她的案子一波接一波,永遠有新專案壓過來。她覺得自己像溺水一樣,沒辦法喘口氣。
透過鍊魂式EQ的引導,她學會在三個層面上「重建控制感」:
- 任務優先權重建:把「必做」「可延後」「可放棄」分清楚,先掌握主動排序權。
- 情緒決策權重建:不因主管一句話就全盤接受,而是用短暫的沉默與詢問,爭取決策時間。
- 意義賦予權重建:即便無法改變任務,她會在每個任務中找到自己學到或影響到的部分。
幾個月後,她的工作量其實沒減少,但情緒上的「窒息感」大幅下降。
——你也可以試試看!🏋️♂️
🗺️ 鍊魂練習:重建你的「壓力控制地圖」
今天回去,你可以做一個簡單卻有力量的鍊魂練習:
1.列清單:寫下過去一週最讓你有壓力的 5 件事。
2.劃分圈層:
(1)完全可控(例如:我的回覆速度、我的時間安排)
(2)部分可控(例如:專案的細節方向)
(3)完全不可控(例如:公司政策、突發市場變化)
3.行動排序:
(1)對「完全可控」的部分,設定具體可執行的行動。
(2)對「部分可控」的部分,主動尋找協商空間或影響力。
(3)對「完全不可控」的部分,練習接受並轉向可控領域。
📌 核心觀念總結
- 控制感 ≠ 全部掌握外在環境,而是決定在哪些地方我能發揮主導權。
- 當控制感上升,壓力就會從「威脅」轉變為「挑戰」。
- 鍊魂式EQ不是要你當超人,而是幫你找到自己的安全島,從那裡穩定出發。
💡 鍊魂提問:
在你現在的工作中,哪一件讓你最有壓力的事,其實有你可以主動影響的空間?
如果你今天採取一個小動作,會是什麼?
下回,焦慮 → 驅動力?
壓力轉化術:把焦慮變成成長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