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意識「在」,困難的事也會變得容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人有一種拖延的習慣,就是把不好做的事情放在一邊,暫時不做,並且,人們經常會丟棄它,就真得不做了。這是負面的習性,也可說是人類的惰性。當人們想要建立好習慣時,這個惰性就會出現干擾自己,例如,一個人想要早睡早起、每天閱讀、運動……不論想建立什麼好習慣,當自己正要做的時候,就會有惰性來拖延,甚至影響自己到完全放棄。

        生活中的各種事都一樣,例如,某人遭遇夫妻、親子互動不良,生活相當痛苦,需要加緊改善。但,人傾向拖延,不願意真正面對問題,讓自己無作為。依照人們的負面習慣,想要改變、改善,將負面生活轉成正面生活,似乎蠻困難。

        再講一下工作。如果工作中遇到瓶頸,不論是業務沒進展,或是與同事相處不和諧,或是遇到刁難的長官,還是不願意配合的下屬,不論是垂直的上下聯繫或水平的左右聯繫不順利,走到某一個狀態,人們能拖則拖,能放則放,變成得過且過,過一天是一天。這是某種「習得無助感」,完全放棄了改變。然而,把事情放著不管,事情並不會自己變好的!

        其實,人生的瓶頸,大多都是由於舊有的神經習慣所造成。為什麼會有一些「困難」的事,讓自己痛苦?為什麼自己無法解決?因為,舊有的神經習慣是負面的;在這裡,意識是缺席的,簡單說,意識沒有任何覺知,自然無力改變這種習慣。小我認為自己就是習慣,習慣就是自己,並在困境中扮演受害者。小我認為這個很平常,自己就是一個可憐的受害者,因此,對這個現象毫無覺知。小我對自己的定位是受害者,生活中遇到任何痛苦,就怪罪別人;既然是別人的事,自己作為被動的受害者,就不必處理,當然也不會改變。於是,改變就成為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是,當意識是「在」的,靈魂有所覺知時,就能覺察到「自己並不等於習慣」。遇到生活瓶頸時,意識可以覺察到那個「壞習慣」,是過去被制約而建立的「慣性模式」,是自己不想要的,因此,意識會拿回主動權,解除這個不想要的制約。一個「在」的意識,不會把自己定義成「被動的受害者」,而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在此,意識解除了制約,「以為改變很困難」的「受害者思維」已經消除,「困難」的事也就變得容易了!例如:早睡早起、每天閱讀、運動、創造親人之間良好的溝通、突破工作的瓶頸,似乎都變成「有可能」、「可作為」、「可執行」,並且真正進行了改變!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晨光雨露系列,每天早上6時發文,分享新時代的正能量,歡迎追蹤、訂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151會員
499內容數
身心靈文字創作者丨方格子 創作內容有:#心靈小品 #能量調頻 #情緒調整 #靈魂基因 #靈性療癒 #正念冥想 #肯定句 #INFJ
2024/10/26
謝謝曾經閱讀點愛心的朋友們!
2024/10/26
謝謝曾經閱讀點愛心的朋友們!
2024/10/25
「懂的人」早懂了,「不懂的」仍是不懂。
2024/10/25
「懂的人」早懂了,「不懂的」仍是不懂。
2024/10/24
2024/10/24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與其焦慮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不如把心思放在我們能做到的事情上。生活中,總會有很多讓人煩惱的事情,比如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的變動,這些都讓我們覺得焦慮和不安。但如果一直糾結在這些上面,只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煩惱和壓力。 倒不如把精力放在眼前能做的事情上,專心去完成每天的小目標,提升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與其焦慮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不如把心思放在我們能做到的事情上。生活中,總會有很多讓人煩惱的事情,比如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的變動,這些都讓我們覺得焦慮和不安。但如果一直糾結在這些上面,只會讓自己陷入無謂的煩惱和壓力。 倒不如把精力放在眼前能做的事情上,專心去完成每天的小目標,提升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大部分具有強烈內驅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夙夜匪懈,彷彿時間上只有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具有意義。然而,過度執著於目標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中的小確幸,身心俱疲。本文分享作者的個人經驗,提醒讀者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珍惜當下的小確幸。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