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恐懼症是指,當一個人走向強大時,會莫名其妙的失敗,或者犯一些低級錯誤。仔細分析下去,會發現這是因為他的內心深處,可能有這些邏輯:
如果變強大了,就會失去某些關係。
如果變強大了,就要承擔很多責任。如果變強大了,就會遭受攻擊。
1.如果變強大了,就會失去某些關係
舉個例子,一位男士有個很特別的問題:雖然他有很強的學習慾望,但只要一讀書就會產生強烈的心理不適感。對此他有一些認知,他說自己在讀高中時發生過很詭異的事,他發現自己會在學期的一開始認真念書,考到很不錯的成績。但是過一陣子,他總會生或大或小的病,經過分析以後,才理解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原來他有一個比自己小一歲多的弟弟,這意味著他還在共生期,媽媽就懷孕了,然後和媽媽的連結就斷了。他發現當自己生病的時候,媽媽都會來照顧他,而自己的內心是非常享受的,這是一生中少數和媽媽最親密的時候,他很喜歡這種感覺。
可以說,小時候沒和媽媽建構好共生關係的人,一直都在尋找和母親或和其他人建構共生關係的機會,而讓自己強大意味著要發展自己,這通常又意味著要遠離家庭,因此不敢變的強大,害怕失去了某些連結。
2.如果變強大了,就要承擔很多責任。
有一位女性個案,是有名的大學畢業、能力也不錯,同學們出社會以後,收入都好幾萬了,但是她仍然領著最低工資,她覺得很驚訝,反思自己究竟為什麼會停留在這樣的薪水與職位中。後來,她去找心理師諮詢,才發現背後的原因。
她的父親時常說這樣的話:「你們誰以後有出息,誰就負責養這個家」
結果,他們幾個兄弟姊妹,都心照不宣的、保持著低工資,維持著比較低的生活水平,每一個人都不敢發展自己。因為一旦發展自己,讓自己變強大,要承擔得責任太過重大,這太可怕了。
其實,「誰過得好,誰就要負責養整個家」的這個邏輯,是標準的華人「共生心理」。
3.如果變強大了,就會遭受攻擊。
有些人發現,「當自己強大起來,似乎會引起朋友、親人的忌妒」,而當這些人忌妒她,開始酸言酸語、或是避開她時,她感到非常痛苦。她也會擔心,如果堅持自己的立場,繼續發展自己、讓自己更加強大,是不是會遭受攻擊。
而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其實也很合理,優秀而強大的人,會有許多人羨慕,當然也會有人忌妒,而最初我們感受到的此類「敵意」,多半都是從家庭來的,不論是手足、或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潑冷水、打壓、輕視。
因為害怕失去與朋友和親人的連結,也因為害怕被攻擊,只好再度回到原本的低位上,也不敢再發展自己了。
→而某些家人、朋友會打壓、輕視那些追求強大、追求發展的人,似乎也是因為「共生心理」外加「匱乏心理」,共生心理即是──「你我不分」,沒辦法區分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照理說,一個人追求自己的事業成長,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有著「共生外加匱乏心理」的人,可能會覺得「我們是一體的」、「為什麼我缺乏的東西你卻有,這不合理」,因此可能想凹你東西,或是憎恨你所擁有的東西。
最後,問問自己
我有強大恐懼症嗎?
願我們都能夠專注在自己的人生,好好發展自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