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做的都不是主管要的?|幫你正確認知完美的兩個思考角度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覺得很挫折,在工作上經常發生花了很多時間,修修改改好多次,最後終於滿意的成品,卻在交給主管之後被打槍、責罵,之後還要一直來回修補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事與願違呢? 」一位朋友滿臉委屈的說道。

 

這不是第一次收到類似的問題了,我思考一下後回答:「這種情況其實蠻常見的,從專案管理的利害關係人角度來看,這跟是否有同步需求有關,如果這個成果只是為了自己,像是家裡的布置,當然可以追求完美,因為最終是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

如果這個成品是要交付給其他人,如主管或是市場時,過度追求自己認為的完美反而可能會偏離真正的期待,產生反效果。」

 

朋友點點頭,說:「原來如此,你的意思是若沒有跟主管的需求同步,就只是自以為的完美對嗎? 那應該怎麼做才能更貼近需求呢?」

 

「沒錯!我們有時候太過專注於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結果忽略了需求分析,或者沒真正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那再努力反而可能和真正的期待漸行漸遠,導致成品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與主管的溝通方面,建議可以利用『最小可行性產品(MVP)』的概念,先快速交出一個最基礎、能夠滿足核心需求的版本,使用這個版本與主管的回饋進行迭代,增加溝通與同步的頻率,這樣既能降低重工的風險也能逐步更貼近需求;想要追求完美是好的,但不應該執著於一個理想中的版本,而是要像玩一場終極密碼,在每一次失敗後逐漸縮小範圍,就能離成功越來越近。」

--------------------

在職場中,我們常看到那些經過無數次修改、投注了很多心力打造的「完美作品」,卻在發表後沒能獲得預期的迴響,這現象可以從這兩個角度來探討。

 

追求完美的態度

如上面的對話中提到,當一個專案或作品的最終受眾只有自己時,追求完美能夠帶來內心的滿足與自我肯定。

比如作家中布置、個人筆記,這些成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我們心中,只需要符合個人的審美與期待,這就像一個內部市場,只有自己最了解並欣賞這份努力。

但當最終成品是需要面對其他人時,過於自我中心的「完美」反而可能會帶來事與願違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知道「需求分析」與「利害關係人管理」的重要性,若未能充分調查目標受眾的真實需求,很容易忽略受眾期待的重點,進而產生反效果。

也就是說,追求單方面的完美可能讓我們陷入「陷阱」,忽略市場回饋與實際情境,導致成品與真實的期待脫節;我們要了解真正的完美是存在於需求者心中,而不是強推我們認為的完美給對方

 

過度優化的迷思

在專案管理中,我們很在意產品的「範疇」,也就是這個產品要做到那些條件,當這個產品多做了不是原先需求的項目時,不管最終成果是加分還是扣分,我們都會將這個行為稱做「過度優化」

我們在專案進行中常使用「最小可行性產品(MVP)」的概念,先推出最基本、能夠滿足核心需求的產品,再根據使用者回饋不斷調整與改善;這種循環漸進的策略,讓我們能夠在不斷試錯中縮小與成功的距離。

與主管的溝通也同樣可以使用這個概念,先快速交出一個最基礎、能夠滿足核心需求的版本,用這個版本與主管的回饋進行迭代,並增加溝通與同步的頻率、持續對焦,這絕對比修修改改壓到死線那一天,交出了自認為最完美的成品,卻因為沒有跟主管同步需求而被打槍來得好。

將其當作是在玩一場終極密碼,每一次失敗後都能逐漸縮小範圍,那將會離成功越來越近;若過於堅持初版就要做到盡善盡美,反而失去了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將會降低適應變化的敏捷性。


 

嘔心瀝血的「完美作品」常常因為忽略了市場需求與真實使用者回饋,導致事與願違;前述的兩個探討角度則告訴我們,理想與現實之間常常存在一道鴻溝,要跨越這道鴻溝就全賴我們能否正確認知並適時調整

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種動力,但過度的完美主義反而可能讓我們停滯不前,失去了學習與成長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是以市場與使用者為主來設定合理的期望,並運用迭代改進的方法,我們就能在不斷調整中接近目標,並在工作上更有彈性與餘裕。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博恩與大人學Bryan的訪談2|3個職場人際關係真相

換了位置就該換腦袋! — 幫你觀察職場局勢的2視角+1提醒

職場提案不想再被打槍?|寫出提案說服力的4元素+3步驟


讓我們有更多連結👇😊

Medium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Linked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K On Board
366會員
248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CK On Board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職場魅力不只是外表與談吐,而是專業知識、溝通技巧與情緒智商的綜合展現。 必須持續學習與自我反思,透過專業能力與溝通藝術,在競爭職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14
職場魅力不只是外表與談吐,而是專業知識、溝通技巧與情緒智商的綜合展現。 必須持續學習與自我反思,透過專業能力與溝通藝術,在競爭職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3/26
主動提問是與主管高效合作的關鍵,提供思考、整理過的資料能幫助討論聚焦。 利用圖表化與數據化提問,不僅讓主管更容易理解,還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
Thumbnail
2025/03/26
主動提問是與主管高效合作的關鍵,提供思考、整理過的資料能幫助討論聚焦。 利用圖表化與數據化提問,不僅讓主管更容易理解,還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
Thumbnail
2025/03/24
主管如何讓團隊運作更順暢?掌握工作分配技巧的3個關鍵,提升團隊效率。 分配工作不只對人,在AI協作時代更要學會拆解流程引導AI,優化工作成果。
Thumbnail
2025/03/24
主管如何讓團隊運作更順暢?掌握工作分配技巧的3個關鍵,提升團隊效率。 分配工作不只對人,在AI協作時代更要學會拆解流程引導AI,優化工作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