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七大態度 × 初心 Beginner’s Mind | 心理健康意識月|正念練習

微微奇-avatar-img
發佈於正念日常練習簿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首先,分享我所學習到的「初心」

初心 = 用一種像「第一次看到」的眼睛,「清明平靜」的心來看世界。

它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懵懂」,而是即使經歷過很多,仍願意用開放、好奇、不預設的心來面對每一刻。


失智症的長輩每天都忘了我,卻每天都不會忘記對我微笑

「欸?妳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這是我今天第十次叫他的名字了。

raw-image

他每天都會忘記我,卻每天都對我微笑。失智長輩的反應,讓我忽然意識到:

他是不是每天都在活出初心—用「第一次看到我」的眼光,真誠地反應當下。


日復一日,我們都在失去初心?

我們的生活、工作、創作常常像SOP:

  • 內容一篇篇發、孩子一句句問、會議一場場開
  • 於是我們漸漸的學會了用經驗看人、用標準作業流程解決問題

但有沒有可能,在這些「重複」裡,我們也不小心忘了

每一次,其實都可以是第一次?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獨特的。


我曾經也是那個「太熟練」的人

在工作中,我也曾用一種過度自信的方式,這樣回應家屬:

「這類狀況我熟,我們處理過很多這種情況的長輩。」

我講的是事實,但少了溫度。

家屬聽得出來,我不是不認真,而是沒用心去重新認識他們的親人

那段時間,我像是在完成任務,而不是參與關係,這種自動駕駛的行為模式,讓我對工作出現了「麻木」的狀態。


🎯我開始練習,摘下那副「經驗的眼鏡」

後來我試著在心裡多一個提醒

「這是第一次見面,我要重新看見你。」

我還是做著一樣的工作,但我開始用不同的方式,看待我的長輩個案。

我放下了「我知道他是怎樣的人」這種傲慢的熟悉感,改用好奇去靠近。

而教我會怎麼活成「每一天都是第一次」的,就是機構裡每次看到我,都驚訝地、快樂地打招呼的失智長輩們。


什麼時候該保持初心?又什麼時候該放下?

這個問題,後來變成我反覆拿來檢視自己的提問:

適合保有初心的情境:

  • 親子互動、伴侶關係、創作卡關、與自己對話
  • 當我們想要重新理解、建立連結、尋找可能性

不一定適合初心的情境:

  • 高風險應變、制度操作、保護界線的應對
  • 當我們需要快速反應、降低風險、維持效率與安全

初心不是天真,而是選擇性的柔軟。

什麼值得你重新看見?什麼值得你省下能量?

這是智慧,不是逃避。


給也在努力不麻木的你

我們都會累、會麻木、會想「快點處理完就好」。

但有時候,有些事若不著急著處理,

就當成第一次接觸的心態,去看見、去回應,那就是你的「初心」在活著。

這就是「活在不是反應的自動導航,而是有意識地靠近自己」的生活方式。


想邀請你一起想想:

  • 有沒有哪個人,其實值得你再「用第一次的眼睛」看一次?
  • 有沒有哪件事,你已經太熟悉到遺忘它原本的珍貴?

留言讓我知道,你最近在哪裡,看見了初心的影子。

或你也在什麼地方,慢慢學著放下那副「髒髒的眼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是我認真活著的日常
31會員
64內容數
嗨,我是微微奇,一名探索生活平衡的長照社工,也是正念學習者。我不灑雞湯,不賣熱血,只寫下生活中真實而微小的力量。在這裡,你會看到關於照顧者、身心平衡、自我對話和親子關係的故事。希望你能在這些文字中,找到曾經的疲憊和內心的溫柔。
2025/05/11
你是否曾對自己說:「我怎麼還是這樣?」 正念七大態度中的「非評價 Non-judging」,不是要你壓抑情緒,而是邀請你不急著下結論。 這篇文章是我學會不貼標籤、願意暫停一下對自己的判決、開始學習以溫柔眼光看待自己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11
你是否曾對自己說:「我怎麼還是這樣?」 正念七大態度中的「非評價 Non-judging」,不是要你壓抑情緒,而是邀請你不急著下結論。 這篇文章是我學會不貼標籤、願意暫停一下對自己的判決、開始學習以溫柔眼光看待自己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2
「我根本沒時間深呼吸啊。」多數上班族練習正念時的最大困境。其實,正念它也可以是起床時的一口深呼吸、洗手時感受水溫、吃飯時專注品嚐三口。這篇文章整理了8個適合上班族的碎片化正念練習,搭配Apple Watch或手機提醒工具,即使在忙碌中也能在此時此刻、一點一點回到自己,打造有覺知的生活節奏。
Thumbnail
2025/05/02
「我根本沒時間深呼吸啊。」多數上班族練習正念時的最大困境。其實,正念它也可以是起床時的一口深呼吸、洗手時感受水溫、吃飯時專注品嚐三口。這篇文章整理了8個適合上班族的碎片化正念練習,搭配Apple Watch或手機提醒工具,即使在忙碌中也能在此時此刻、一點一點回到自己,打造有覺知的生活節奏。
Thumbnail
2025/04/28
「開車想睡覺」是所有駕駛的共同噩夢,尤其午後暖暖的陽光,車內舒服的冷氣,加上飽餐後,實在是很容易「靈魂出竅」! 這次我用「正念練習」偷偷解決了這個問題,效果好到連副駕的老妹都笑出來。 讓我告訴你,這招到底多簡單又多有效!
Thumbnail
2025/04/28
「開車想睡覺」是所有駕駛的共同噩夢,尤其午後暖暖的陽光,車內舒服的冷氣,加上飽餐後,實在是很容易「靈魂出竅」! 這次我用「正念練習」偷偷解決了這個問題,效果好到連副駕的老妹都笑出來。 讓我告訴你,這招到底多簡單又多有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別把心思放在結果上,全神貫注地做好手上的事,若能如此,結果自然會完美呈現。
Thumbnail
別把心思放在結果上,全神貫注地做好手上的事,若能如此,結果自然會完美呈現。
Thumbnail
思考消失了,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右腦覺醒」這本書告訴我們,意識覺醒後,會變得超級幸福。以下是我整理出書中的十個重點: 1:右腦覺醒後,內心會充滿幸福,不會想起討厭的事,可以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2:左腦透過語言負責思考,善於思考過去和未來,不擅長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地」,
Thumbnail
思考消失了,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右腦覺醒」這本書告訴我們,意識覺醒後,會變得超級幸福。以下是我整理出書中的十個重點: 1:右腦覺醒後,內心會充滿幸福,不會想起討厭的事,可以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2:左腦透過語言負責思考,善於思考過去和未來,不擅長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地」,
Thumbnail
✨戰士✨ 直到成為一個入口,心靈才能自由。 從開始每日的覺醒書寫至今,已近一個月,有時會怠惰、有時擔心文筆不夠好想放棄、有時覺得分享的內容會不會太個人無法引起共鳴⋯⋯,有趣的是在念頭出現時,總會適時收到一些訊息,例如某一篇文章很有人氣入選了方格子的即時精選,這樣的訊息好似鼓勵我做得好⋯⋯
Thumbnail
✨戰士✨ 直到成為一個入口,心靈才能自由。 從開始每日的覺醒書寫至今,已近一個月,有時會怠惰、有時擔心文筆不夠好想放棄、有時覺得分享的內容會不會太個人無法引起共鳴⋯⋯,有趣的是在念頭出現時,總會適時收到一些訊息,例如某一篇文章很有人氣入選了方格子的即時精選,這樣的訊息好似鼓勵我做得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觀,以身心去感受。 觀世間一切有無,捨一切執著,即是放鬆的關鍵。 我所教授的,是「觀」的方法和運用。 透過「觀」,讓人學會於日常中放鬆,隨心所欲放鬆,即是最終的目標。
Thumbnail
觀,以身心去感受。 觀世間一切有無,捨一切執著,即是放鬆的關鍵。 我所教授的,是「觀」的方法和運用。 透過「觀」,讓人學會於日常中放鬆,隨心所欲放鬆,即是最終的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