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職場不是努力最多的人說了算
我們總以為,多做一點、幫忙一點、忍耐一點,就能被看見、被肯定。但現實呢?多做的事沒人在乎,少做的事倒成了錯。你明明只是想讓事情更好,卻發現那份自願,變成別人理所當然的期待。Damm it
沒有感謝,沒有升遷,沒有理解,只有無止盡的消耗。這時,你才發現:多做多餘的事,只會讓你在職場上愈來愈透明。
02|你以為的「負責任」,其實是在掩蓋整個團隊的無能
「他很乖,什麼都接。」
「她人很好啦,不會拒絕。」
聽起來好像是誇獎,其實是慢性剝削的開場白。當一個人習慣補位,團隊就會開始習慣依賴你;久而久之,他們甚至不會意識到「這不是你的事」。職場裡真正被看重的,不是那個什麼都能扛的人,而是那個清楚自己價值、懂得適時拒絕的人。因為界線,才是職業成長的起點。
03|「你不說,誰會知道你累了?」
這句話,是之前有一個做了一段時間的老師,跟我說的「我一直以來都把別人的事情也一起完成,以為大家會看見,會說聲謝謝。結果只換來一句『你不是都做得很好嗎?』」
這是很多人離職前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工作太多,而是失望太深。人不是怕累,而是怕被忽略。真正消耗人的,不是任務清單,而是那種「做再多也沒人看見」的無力感。
04|「多做」的你,不等於「更好」
許多人把「被需要」誤解為「有價值」。但其實,真正有價值的人,是能清楚說明自己的角色、有效完成核心任務、並懂得保護自己能量的人。
你不是機器,不是團隊的保母,也不是職場的萬能補丁。
如果每個人都能「只做應做的事,並把它做好」,其實才是對團隊最好的貢獻。
05|怎麼判斷「多做」是不是「多餘」?
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這件事是不是我職責內的核心工作?
- 我做這件事,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填補他人的懶散?
- 做了這件事,是否讓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進修或專案時間?
當你發現答案常常是「為了別人」,而自己卻一點都沒成長,那很可能就是在做「多餘」的事了。
06|寫給那些曾經努力到懷疑人生的人
如果你也曾經因為努力卻沒被看見而懷疑自己,想說的是不是做得不夠,而是做得太多了,超出了界線,模糊了責任。
請記住,「願意」不代表「應該」,「會做」也不代表「必須做」。成長,不是靠多做,而是靠「做對的事,並做出價值」。
For Fxxking Sake,我不想做,怎麼了? 開除我啊!!
你不是無能,只是太能幹了
送給總是被說「你很能幹」的人。日日們要記住,真正的職場價值,不是把所有事都扛起來,而是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碰、什麼時候該說不。
Y.H 字句備份|別讓「多做多餘的事」,成為你逐漸消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