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喜惡會形成自我疆界,並對建立自我產生影響,而我們之所以會有喜惡,來自於我們不同的感受。感受是人類感官所吸收的資訊,這些資訊經由意識的定義之後就成為了不同的情緒,即便是一樣的感受,在意識的定義之後可能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情緒,例如觸摸的感受,如果是父親對孩子摸頭,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溫暖,但如果是一個小混混做,可能就會感到輕視、憤怒。
這些感受原本是生物用來生存的工具,用來紀錄各種生存情境,但在擁有意識的人類身上,就變成了創造情緒的重要基石。本篇就來與大家分享,高我與人類感受的關係,以及高我如何輔助人類感受。

沉浸其中
人類的感官每分每秒都在吸收資訊,這些龐大的資訊大多會被大腦忽略,只提取我們需要的內容做使用(就像早上的鬧鐘總是被忽略一樣),這些被提取的資料就是我們的感受,也就是說感受是由我們的注意力所決定的,當我們注意到一件事情,大腦就會開始提取資料,進而定義這件事對我們的意義,再決定我們要有什麼情緒反應。因此,我們可以說感受是情緒的原材料,材料的多寡與種類的不同,都會影響我們創造的情緒。還記得高我的目的是協助創造情緒,為了這個目的,高我要做的就是原材料的控管,讓我們能放心大膽地創作。在我們獲得感受時,高我將這些感受放大,製造出一個感受的大水池,讓意識能夠沉浸其中,就像暗戀的對象突然從眼前出現,你的感受被放大,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話、同學的嬉笑聲,都變得不重要了,你只會注意他的一舉一動,這樣放大的結果,就像2-5. 活在當下提到的主動式專注,讓我們渾然忘我、忘卻時間,創造出更加深化的情緒,其中也包含最重要的法喜。
運用感受
雖然我們說高我的功能是放大感受,但這不代表我們的感受24小時都在放大,這樣放大的效果只會出現在主動式專注的場景中。人類會因為專注狀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是無聊的上課時間,又或是滑手機、看電視等,這些長時間缺乏主動專注的情況下,因為意識並不會有效地運用感受,不會產生深化情緒,反而會導致精神的疲勞。

要真正有效地運用高我的輔助,就必須讓自己進入主動式專注,其中最好也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學會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字面上的專心地活著,就是學會選擇你的感受對象。身體的感官每分每秒都有訊息,學習選擇並感受身體的每一個知覺,就是在增加自己的專注力。
活在當下的練習並不困難,只需要每天花一點時間,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覺察你的呼吸、心跳、肌肉的張力、骨頭的摩擦,覺察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資訊,透過這種主動式的覺知,來訓練自己的專注能力,當你能專注的時間變長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注意力可以變得更集中,對世界的感知也變得更清楚,這就表示高我的輔助功能正常啟動了。
感受的具象化
當我們學會啟動高我輔助之後,我們的感受就能變得更「具象化」,我們在前面有說到,人類意識可以將感受化為豐富的情緒,當高我輔助啟動之後,我們的感受程度也會提升,進而也讓我們的感受變得具象,例如與他人互動「溫暖」的感覺,比賽輸了後的不甘心的「怒火」,分手之後的「心痛」,這些情緒都只有你足夠投入、足夠在乎、以及足夠專注下,才會產生深化、具象化的情緒。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更加精彩、充滿熱情、充滿顏色,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去旅行、吃美食、體驗刺激活動等被動式專注的內容,而是學習活在當下、實踐主動式專注的生活方式,這種體驗不會有激情過的失落感,而會讓生活感到飽滿、踏實,因為當你能學會專注你的感受時,就能清晰地感受不同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