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 A Bartender’s Guide 彙集十多位國外酒吧業界領袖的經驗,談的是條很實際、也很當代的 Bartender 職涯路徑:在精緻調酒世界裡如何從 barback 挺進吧檯.
從幫忙搬冰塊&幹雜活的 barback 到轉職成調酒師,甚至挑戰更有名的精緻調酒 bartender ,這篇整理了業界大神們的心得給所有有野心的未來 bartender 一些方向。
過去二十多年精緻調酒的興起,讓調酒師不再只是「打工賺錢」的工作,而是一個可以長遠發展的專業(或個人事業)。Speed Rack 的共同創辦人 Lynnette Marrero 就說:「以前很多人是誤打誤撞進來,但現在越來越多人是把這當成職涯來認真規劃。」
而且現在資源比以前多超多─調酒聖經、YouTube 教學、各種比賽、品牌舉辦的培訓課程等,資訊跟機會多到爆。
紐約 Clover Club 的老闆 Julie Reiner 說:「年輕調酒師要學的東西真的太多,不只是基本技術跟經典雞尾酒的配方,還有更多文化跟職涯選擇要懂。」
稍微超譯了這篇文章,下面就從幾個角度一一來看;
Step 1:先搞清楚你想去哪一型酒吧
調酒圈不是只有一種風格。有人專攻 tiki(熱帶風)、有人專注經典雞尾酒、有人搞分子調酒。先確定自己想在哪種環境,想跟什麼樣的團隊共事,因為你也是在「面試酒吧」,不是只有酒吧在面試你。
Julie Reiner 說,先想清楚你想加入的酒吧型態與團隊文化;當代「精緻調酒」早已分岔成 tiki、經典派、分子調酒等流派,Pacific Standard 跟 The Sunset Room 顧問合夥人 Jeffrey Morgenthaler 建議先找出自己的興趣在哪一塊。
紐約 Attaboy 與 Good Guy’s 的總經理 Matty Clark 講法更務實:「先做個稱職的客人,到你喜歡的吧檯觀察執行細節、與調酒師打招呼、只喝兩杯保持禮貌,間隔一段時間再回去問是否有職缺.」他說自己早年的工作就是這麼來的。
別害羞,想去的 bar 就多跑幾次,記得不要喝掛。
久了就會記得你,哪天缺人就有機會找上門。
Step 2:履歷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雖然漂亮的履歷有幫助,但「完整的餐飲經驗」跟「穩定性」也很重要。
在 Gin & Luck 工作的 Meghan Oleson 說:「不只要有調酒經驗,飯店、餐廳、甚至速食店經驗都很有幫助,因為這會讓你更全面。」
Julie Reiner 坦言「在同一地只做六個月」不好看,Morgenthaler 也說「跳槽成性的人」在業內很快就傳開了。
舊金山 Trick Dog 創辦人 Josh Harris 建議:「先把你現在的酒吧裡的工作做得更好—讓同業看到你能往上爬、也能替所在場館加分。」
如果一開始進不了你喜歡的酒吧的 bartender 位置也不要介意.
Harris 直言他們「不直接招募調酒師」;很多知名酒吧也都會先從自家的外場或 barback裡面找適合的人,bartender 會從這些原本工作夥伴中再慢慢訓練跟升上來。
表示自己願意從基層做起,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
Step 3:要會替自己爭取
光是默默努力不一定有人發現,要主動表達想往上升的意願。
不管是對主管說「我想挑戰更多」或是整理一份簡單的企劃,說明自己能帶來什麼價值。像 Natasha Sofia 就說,她每次升遷前都會做簡報,直接跟主管講:「來,我告訴你為什麼我值得升。」
Step 4:融入社群
比賽、品牌活動、Bartender Guild、國際大會,能參加就多參加。這些活動不只是比輸贏,而是讓更多業界人士認識你。
很多人就是因為在比賽或活動被看見,後來拿到工作機會。
像 Tales of the Cocktail 這種大會,還有 Cocktail Apprentice Program(CAP)的學徒計畫,不只可以學東西,還能跟世界級調酒師同場合作,建立人脈。
很多人都說 CAP 經驗是他們職涯的轉折點。
Step 5:找導師,或是把別人當暗中導師
有機會的話,多向前輩請益,找一個 mentor 帶你。
但即使沒有正式的導師,你也可以觀察你欣賞的人,偷偷學他們的做法。比如說,看他怎麼經營品牌、怎麼跟媒體打交道,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學習」。
Step 6:社群媒體要小心經營
現在很多酒吧也會看你的 IG 或 FB。太像「調酒網紅」的話,可能會讓人覺得你有自己的 agenda,不一定適合團隊。
但如果能把社群當成加分工具,比如幫酒吧經營帳號,那就變成你的強項。
Step 7:最重要的還是待客之道
調酒可以學,但「款待客人」的心態比較難教。你要懂得讓客人開心,甚至把一個人糟糕的夜晚,透過調酒跟款待轉變成快樂的回憶。
Loma 的飲品總監 Leishla Maldonado 說得很好:「不要只把酒吧當成灌醉的地方,它更是人跟人互相連結的空間。」
所以,記得好好招待自己的客人,別因為對方只點啤酒就冷臉對待,這些貼心的小地方才是建立開心喝酒氛圍的關鍵。
👉 總結:
要在調酒圈是無法我獨自升級的,而是靠 「選對方向 → 積累經驗 → 主動爭取 → 融入社群 → 學習前輩 → 經營社群 → 保持待客初心」。
一起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