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做自己」會被討厭,不「做自己」又覺得痛苦?你需要的是這份「平衡感」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做自己」這三個字,大概是這個時代最被誤解的詞彙之一了。

每次聽到有人說「我就是這樣的人,不爽不要交朋友」,或是「做自己就是要真實,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都會忍不住想:這真的是做自己嗎?還是只是給自己的任性找個漂亮的藉口?

真正的「做自己」,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很多人把「做自己」理解成「想怎樣就怎樣」,但這其實是把自己降格成了本能動物。真正的自己,應該包含理性、同理心、還有對他人的尊重。如果你因為「做自己」而傷害了別人,那你做的可能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最原始、最未經修飾的那個版本,這也誠實反應出你的人格特質、教育及素養。

真正的誠實不是毫無顧忌地說出心裡話,而是在保持真實的同時,也考慮到表達的方式和時機。

「沒分寸」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完全不考慮別人。有位朋友每次跟姐妹們聚餐,遲到是家常便飯,後面甚至越演越烈。我記得非常清楚,有一回他又遲到了,我們催他,他竟然回答:「你不要這樣催我,你們這樣催促,我壓力很大,那我不想去了,你們自己去。」大家完全大傻眼。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的很多作為讓我感覺不舒服,我選擇不太再跟他往來。很多年後,在姐妹們生日的時候,偶爾我們還是會一起吃個飯,而我們也對於他的遲到見怪不怪。我自己的做法是,和他畫出界線,以前的美好就是回憶。我的認知是,如果你尊重你的朋友,你絕對不會這樣做。但不是他的人格上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很多事情上,我覺得他沒有拿捏好分寸,也不夠尊重我。

如果他只是做自己,會承認自己時間觀念不好,但也會努力改善,或至少會提前告知朋友可能會遲到。自己的「真實」不應該建立在別人的委屈上。

自私的人總是在索取:我要你理解我,我要你配合我,我要你接受我的一切。

做自己的人懂得給予:我展現真實的自己,但我也尊重你的感受,我也願意為這段關係付出努力。

最關鍵的差別可能在於:自私的人把「我就是這樣」當成擋箭牌,拒絕成長;做自己的人把「我是這樣」當成起點,願意在保持本質的前提下調整和學習。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有些人因為害怕被貼上「沒分寸」的標籤,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度委屈自己。

我見過太多人,明明內心有想法,卻總是說「都可以」;明明不喜歡某件事,卻為了維持和諧而勉強配合;明明被人佔便宜了,卻還在為對方找藉口。他們以為這樣就是善良,就是體貼,但其實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不誠實——對自己的不誠實。

過度委屈自己的人,往往有這些特徵:

  • 總是優先考慮別人的感受,忽略自己的需求
  • 害怕衝突,寧願忍受也不願表達不同意見
  • 習慣性地為別人的行為找藉口,即使自己受到傷害
  • 認為說「不」就是自私的表現

但真相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很難真正愛別人;一個不懂得尊重自己感受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真正的尊重。

當你總是委屈自己去迎合別人時,你其實是在告訴對方:「我的感受不重要,你可以不用在意。」久而久之,這種關係就會變得不平衡,你會越來越累,對方也會越來越理所當然。

真正的做自己,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找到平衡。

談到這個大議題,真的想「做自己」,首先是要認識自己。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嗎?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什麼事情會讓你感到快樂和滿足?很多人其實連這些基本問題都沒想清楚。

這意味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當你選擇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時,你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不能一邊說要做自己,一邊又抱怨別人不理解你。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自己是會成長的,會學習的,會在與他人的互動中不斷調整和完善的。如果你三年前是什麼樣子,現在還是一模一樣,那可能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停滯不前。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掙扎。年輕的時候,我以為做自己就是要與眾不同,要特立獨行,後來慢慢明白,這其實是一種平衡的藝術:在堅持自己核心價值的同時,也要學會與這個世界和諧相處,中國的中庸之道,也完美詮釋了平衡。

在職場上保持專業,但不失去內心的溫暖;在朋友面前展現真實的情感,但也懂得適時的收斂;堅持自己的原則,但也願意聽取不同的聲音。

這樣的平衡,才能讓你在自我與外界之間,有最好的關係。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期待和標準的世界裡。家人希望你成功,朋友希望你有趣,社會希望你符合某種形象。在這些聲音中找到自己的聲音,真的不容易。

更困難的是,我們還要在「不要太自私」和「不要太委屈」之間找到那條細細的平衡線。這條線因人而異,也會隨著時間和情境而調整。

它是一種成熟的選擇:既不傷害別人,也不委屈自己;既保持真實,也懂得分寸;既堅持原則,也保持彈性。

這需要我們不斷地練習、反思、調整。有時候我們會做得太過,有時候又會做得不夠,但這都是成長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為了活得更真實、更快樂、也讓身邊的人更舒服。

你有沒有遇過那種打著「做自己」旗號,其實很自私的人?如果有,真的請把你的真心收起來,維持表面良好的關係就夠了。同樣地,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在委屈求全,也該問問自己:這樣的善良,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做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但正因為困難,所以珍貴。

同場加映:

對不起,我不是個善良的人!別想P U A老娘!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AB%9A%E8%A8%80%E6%BC%AB%E8%AA%9Etalk/id1717344279?i=10006435882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嫚嫚的顯化療癒之道
14會員
63內容數
我是嫚嫚,從手無縛雞之力,不知道公車票多少錢,到獨立撫養女兒成年,以為人生總算苦盡甘來,癌症卻來連續敲了兩次門,我在化療中開始主持Podcast,到現在康復持續追蹤。現在我用自己走過感情創傷、疾病恐懼的真實經歷,陪伴同樣在人生低谷中的你,更要用科學及AI免費分享最有效率的成長學習方法。
2025/07/09
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我們在放空耍廢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想要上網查個資料,或是在社群媒體上找些靈感,不管是哪種情況,除了別人的人生,我們還關注了什麼? 有一天我想用IG找些資訊的時候,看到一個影片。一個女生,一開頭她就請大家幫幫她的忙。 一般來說這樣的影片開頭,我可能不會繼續看下去。沒辦法,這就是
Thumbnail
2025/07/09
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我們在放空耍廢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想要上網查個資料,或是在社群媒體上找些靈感,不管是哪種情況,除了別人的人生,我們還關注了什麼? 有一天我想用IG找些資訊的時候,看到一個影片。一個女生,一開頭她就請大家幫幫她的忙。 一般來說這樣的影片開頭,我可能不會繼續看下去。沒辦法,這就是
Thumbnail
2025/07/08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某個朋友的來電,心裡竟然閃過一絲「不想接」的念頭?或是收到他們的訊息,明明只是普通的問候,卻莫名感到壓力? 如果有,那你可能正面臨一個很多人都不敢承認的問題:這段友誼,可能該結束了。 真正的友誼應該是相互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那個主動聯絡、主動關心、主動付出的人
Thumbnail
2025/07/08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某個朋友的來電,心裡竟然閃過一絲「不想接」的念頭?或是收到他們的訊息,明明只是普通的問候,卻莫名感到壓力? 如果有,那你可能正面臨一個很多人都不敢承認的問題:這段友誼,可能該結束了。 真正的友誼應該是相互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那個主動聯絡、主動關心、主動付出的人
Thumbnail
2025/07/07
我身邊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有能力,卻總是在原地打轉?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有自信,但內心卻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答案可能就藏在「自尊心」這三個字裡。 自尊心,說穿了就是我們對自己價值的認知和評價。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影響我們人生軌跡的關鍵因素。 問題是,很多人搞錯了什麼叫做
Thumbnail
2025/07/07
我身邊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有能力,卻總是在原地打轉?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有自信,但內心卻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答案可能就藏在「自尊心」這三個字裡。 自尊心,說穿了就是我們對自己價值的認知和評價。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影響我們人生軌跡的關鍵因素。 問題是,很多人搞錯了什麼叫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做自己當下想做的事情,盡全力的做、投入所有精神、運用所有能使用的時間,身體會告訴自己喜不喜歡,也會更認識純粹的自己。
Thumbnail
做自己當下想做的事情,盡全力的做、投入所有精神、運用所有能使用的時間,身體會告訴自己喜不喜歡,也會更認識純粹的自己。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常見錯誤路徑:(1)想成為真正的自己,但心中很多害怕,不敢走自己的路;(2)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 活成忙碌的生命,身心疲憊;(3)想要擁有豐沛物質,但一直擔心錢不夠用 當你走在正確路徑上,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獨特光彩,這是宇宙對你的承諾! 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這是每個珍貴靈魂到人間最想完成的事!
Thumbnail
常見錯誤路徑:(1)想成為真正的自己,但心中很多害怕,不敢走自己的路;(2)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 活成忙碌的生命,身心疲憊;(3)想要擁有豐沛物質,但一直擔心錢不夠用 當你走在正確路徑上,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獨特光彩,這是宇宙對你的承諾! 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這是每個珍貴靈魂到人間最想完成的事!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做自己,淺意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深意是做自己認可的事,但結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樂的,因為變數太多,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 做自己,言行舉止都按自己意願發展,其實是很困難,除非隱居山林與世無爭,既然活在人世間,做自己一定有兩種結果,一則是有人認同,另一則是有人反對,當認同人多時,也許對做自己更坦然點
Thumbnail
做自己,淺意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深意是做自己認可的事,但結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樂的,因為變數太多,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 做自己,言行舉止都按自己意願發展,其實是很困難,除非隱居山林與世無爭,既然活在人世間,做自己一定有兩種結果,一則是有人認同,另一則是有人反對,當認同人多時,也許對做自己更坦然點
Thumbnail
愛自己,就是喜歡自己的每一個樣子,這其中也包含"我討厭的自己"。 過去的自己承擔了"太多別人的情緒", 把許多的專注力都放在別人身上,卻忘了"最純粹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模樣, 總是要顧慮到別人的感受、想法,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卻一直都看不見,真正的自己能有多麼"值得"。
Thumbnail
愛自己,就是喜歡自己的每一個樣子,這其中也包含"我討厭的自己"。 過去的自己承擔了"太多別人的情緒", 把許多的專注力都放在別人身上,卻忘了"最純粹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模樣, 總是要顧慮到別人的感受、想法,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卻一直都看不見,真正的自己能有多麼"值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