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內在成長】你升職了,內心也跟上了嗎?

Peter Hung-avatar-img
發佈於心理療癒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升了職,卻更焦慮了;做得多,卻總覺得不夠好;外人看你風光,你卻常在加班的夜裡懷疑自己:「我真的配得上這個位置嗎?」

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內在成長」還沒跟上外在變動。

什麼是職場內在成長?

我們常把職場成長等同於:

  • 升遷、加薪
  • 擴大職責、升級title
  • 擁有更多決策權

但這些,都是「外在成就」。

內在成長,則是一種更深層的轉變,包括:

  • 自我價值感的提升
  • 對壓力的回應能力
  • 面對失敗與混亂時的穩定度
  • 對「我是誰」的信念重建

就像竹子長高前,先往下扎根三年;沒有內在力量的職涯,走到高處也容易搖晃。

內在沒長好,職場會有什麼感受?

🔸 主管升了,但不敢給指令,怕別人覺得自己沒能力

🔸 工作做很多,仍然不敢說「我值得被肯定」

🔸 有人說你做得很好,心裡卻馬上浮現:「其實我只是運氣好」

你可能有聽過這個詞: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

它不一定因為你不夠強,而是你對自己的「內在認可」還不夠深。

如何培養職場內在成長力?

1. 每天給自己一個「真實稱讚」

不是「我今天很棒」,而是更具體的:

「今天會議裡,我有清楚表達不贊同的觀點,這很不容易。」
「我今天接住了夥伴的情緒,我有成長。」
「我其實很累,還是努力完成報告,我值得欣賞。」

內在成長的第一步,是對自己的看見與承認。

2. 練習「溫柔挫折對話」

當你犯錯、出包、或被批評,不要第一時間貶低自己。

練習這三步驟的內在對話:

  • 我感受到什麼?(承認情緒)
  • 我在這裡學到什麼?(萃取經驗)
  • 我還可以怎麼做?(回到行動)

這會讓你從「陷入錯誤」變成「從錯誤學習」。

3. 建立「心智支持圈」

每個職場人都需要心理的避風港。

找一群能讓你自在說出困難、不用裝堅強的人。可能是:

  • 職涯導師
  • 心靈好友
  • 同溫層的專業社群

內在成長,不是孤單的修行,而是關係中的養分累積。

內在成長的跡象,不是你變得無敵,而是你更溫柔且堅定

你會發現自己慢慢有了這些改變:

✔️ 面對挑戰時,雖然緊張,但不再慌亂

✔️ 被否定時,不會馬上懷疑自己整個人

✔️ 遇到模糊與變動,也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 不再依賴外在稱讚,而是真心欣賞自己

給每一位在職場努力的你:

你不是不夠好,而是內在還在長。

當你開始練習關照自己的心,調整與自己的對話,職涯的風景也會跟著轉變。

外在可以爬升很快,但內在成長才是職場真正的根基。

願你不只升職,更升心。

📎 延伸行動練習-每週自我問答卡:

  1. 本週我在哪裡表現得比過去更好?
  2. 我在什麼時候展現了真實的自己?
  3. 有什麼情緒我還沒好好面對?我願意怎麼陪伴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7會員
329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7/04
你開了會,講了重點,邏輯清楚,語氣也不差,但團隊成員還是面無表情地點頭,下一秒轉身卻沒人動作。 或是,你想表達關心,卻被回了一句:「我知道你又要說什麼了啦」,讓你一瞬間感到挫折又無力。
2025/07/04
你開了會,講了重點,邏輯清楚,語氣也不差,但團隊成員還是面無表情地點頭,下一秒轉身卻沒人動作。 或是,你想表達關心,卻被回了一句:「我知道你又要說什麼了啦」,讓你一瞬間感到挫折又無力。
2025/07/03
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你明明有想法、有能力,也很努力,但每天好像都在追著行程跑、為別人的期待疲於奔命? 或者,你已經是主管、負責人,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 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努力」,而是——自我領導力。 什麼是自我領導力?為什麼它比領導別人更重要?
2025/07/03
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你明明有想法、有能力,也很努力,但每天好像都在追著行程跑、為別人的期待疲於奔命? 或者,你已經是主管、負責人,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 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努力」,而是——自我領導力。 什麼是自我領導力?為什麼它比領導別人更重要?
2025/07/02
他升職了,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孤單 小偉剛升上主管沒多久,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以前是團隊裡最受歡迎的同事,現在成了最難推動事情的人。開會時,底下的人不太說話;交代任務,大家回應冷冷的,就像一群人在應付「公司制度」而不是「他本人」。
2025/07/02
他升職了,卻發現自己越來越孤單 小偉剛升上主管沒多久,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以前是團隊裡最受歡迎的同事,現在成了最難推動事情的人。開會時,底下的人不太說話;交代任務,大家回應冷冷的,就像一群人在應付「公司制度」而不是「他本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近來在社群中有許多網友提到對於工作適應的困擾。
Thumbnail
近來在社群中有許多網友提到對於工作適應的困擾。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