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前言
本篇為《從內耗到心流》閱讀心得與實踐筆記
最近讀了一本對我很有啟發的書——《從內耗到心流:清理「精神熵」,重整內在秩序,驅動最高行動力與幸福感》
對這本書有興趣前往購書連結:購買本書
書中提出了一個關鍵概念:「精神熵(psychic entropy)」,讓我重新理解了什麼是「內耗」,以及怎麼從雜亂無序的狀態中找回清晰與幸福
🌪 什麼是精神熵?為什麼你總是覺得累?
作者用「熵」這個物理學概念,來比喻我們內在的秩序程度——當你常常處於焦慮、分心、情緒反覆、思想打結的狀態,其實就是精神熵過高,也就是一種內耗狀態。而與之相反的狀態,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心流」——當你專注地做一件事,全神貫注、感到充實與滿足,那時的你,其實處在認知能量有序集中的巔峰。
從內耗走向心流,其實是一場從混亂到秩序的自我重整之旅。
而這,正是通往幸福感的起點也是我們幸福練習生要修練的旅程。
心流是什麼?
正向心理學契克森米哈伊教授:
「心流來自複雜中的井然有序,內耗來自複雜中的混亂無章」
清華大學社科院正向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昱鯤教授說:
「那些能夠整合無比複雜的人生,找到人生意義,整合無比複雜的世界,形成自己的是世界觀,整合無比複雜,經常是相對矛盾的價值觀,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的人,有最大的的『大心流』」
心流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簡單來說,就是失去時間感、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變得模糊、能感受到全部認知能量自動向一個方向高效率輸出,人先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且綿延不絕得滿足感,然後重歸平靜
心流的湧現需要自由又充滿變化的空間
🔍 先認識自己:你在哪個熵型?
書中提供了兩個自我覺察的工具:
多維熵值
從注意力、情緒、動機、目標等層面檢視你目前的「混亂程度」,幫助你具體看見亂在哪。
成長熵型四分類
依照「封閉程度」與「行動內阻」分成四種人:
- 海豚型:高開放、低阻力 ➝ 有目標、認知能量集中
- 樹懶型:高開放、高阻力 ➝ 想改變但行動慢,容易焦慮(這是我過去的狀態)
- 犀牛型:低開放、低阻力 ➝ 穩定但欠缺遠景與目標
- 海鞘型:低開放、高阻力 ➝ 拒絕改變,安於舒適圈
這樣的分類,就像一面鏡子,讓我意識到:
我一直卡在「樹懶型」,雖然每天都在忙,卻常常覺得沒有進展,因為行動缺乏內在秩序的支持
🧹 開始熵減生活:一點一點重整秩序
我們無法一口氣進入心流,但可以從「減熵」開始。
以下是書中提供的幾個關鍵步驟:
1. 找出你的價值與動機
這是最底層的核心。
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一件事,很容易分心、猶豫,或淪為無效努力。
2. 投入「值得你花認知能量」的事情
具備兩個條件:
- 能帶來成長(對你來說有挑戰、有價值)
- 可控(不是被動等待或需要他人配合)
3. 明確定義行動目標
從模糊→清晰。具體行動愈明確,愈容易啟動。
4. 辨識阻力的來源
行動不起來,通常是三要素失衡:能力不足、動機不夠、挑戰太難。
辨識出來就有對策。
5. 建立「行動鍊」:用一件小事啟動全局
選一件你可以掌控、容易進入狀態的事當起點
我自己的做法是:將每週任務拆成三層級目標,並為每個階段設小獎勵,像是看偶像的演出、喝下午茶,不只提升掌控感,也讓我更期待每天的行動
🎮 讓生活變成遊戲:心流的三個要素
書中有一句話深得我心:
讓工作像遊戲一樣進行,讓學習像升級一樣愉快。
一切都將由大腦自動地區動身體進行,這難道不是為人生打開簡單模式嗎?
心流狀態就像玩遊戲一樣上癮,它具備三個特徵:
- 清晰目標 :越具體越容易聚焦
當目標愈來愈細化,細化到相關行為能無縫銜接的地步
我們越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認知能量的損耗便越低 - 即時反饋 :有成果、有成就感就有動力
這是一個確定性增強的機制,可以降低我們因無法忍受未知未來的煎熬而輕易放棄的機制,也為我們點明了改進的方向
每完成一系列工具時,會發給一批朋友做測試,最短時間內可以讓自己確定這些工具能否讓人理解、是否有幫助
除了反饋外,還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獎勵機制 - 適當難度 :不太簡單,也不至於崩潰,剛剛好挑戰自我
契克森米哈伊根據一項活動對人的能力和挑戰的高低,將人的心理感受分成8種狀態:1.低能力+低挑戰:淡漠
2.中能力+低挑戰:無趣
3.高能力+低挑戰:懈怠
4.低能力+中挑戰:憂慮
5.低能力+高挑戰:恐慌
6.高能力+中挑戰:掌控
7.中能力+高挑戰:覺醒
8.高能力+高挑戰:心流
高水準是主觀感受,根據自身狀況調整,參照座標只能是自己,只要能激發你時不時觸碰不到的力所能及的極限,那就是一個理想的心流活動
這三點也正是打造「玩感生活」的基礎
🎧 打造專注儀式:為心流開一個開關
進入心流不靠意志力,而靠設計
書中建議:為任務設定一個冷啟動儀式,讓身體與大腦知道——「現在要專注了」
我目前的儀式是:寫作前播放特定的背景音樂,這是一個熟悉的開場動作,讓我快速進入創作狀態,像是召喚創作能量
這個「轉換鍵」的設計,比我想像中還重要,也成為我每天穩定輸出的秘密之一
🔺 幸福的三角支點:不再只追求快樂
書最後談到持續幸福的三個核心支點:
- 愉悅:短暫的快樂
- 滿足:努力後的實現感
- 意義:來自利他、創造、連結的深層價值
我過去比較在意「愉悅」,但現在更在意「滿足與意義」。
像是把閱讀心得整理成文章分享,不只是整理思緒,也是在創造與利他,這讓我更有被「充電」的感覺
💡 小結:真正的幸福,是內在有秩序的狀態
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
真正的高能量,不是壓力下的爆發,而是內在有秩序、有方向、有餘裕時自然流動的狀態。
如果你也曾陷入內耗,總是拖延、焦慮、無力,
不妨從書中這些觀念與方法開始,重新設計你與生活的關係
幸福,不一定是追求來的,有時是減去混亂,重整秩序後的自然產物
讓我們,一起成為從內耗走向心流的「幸福練習生」吧!!
👇如果你想幫助書書持續創作:
📮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 成為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的贊助者
👉 [$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贊助者]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對這本書有興趣前往購書連結:購買本書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