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有著童年創傷的高敏感人在「三滿月」時說:房門關上了也沒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An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with childhood trauma, at three months old, says, “Closing the bedroom door means nothing!”

温馨提醒:本文內容純屬個人經歷、信念、情緒、行為,僅供參考與啟發!文中的「我」,以「某人」取代為宜!請務必依自身個別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專屬自己豐盛喜悅的人生!願 閱讀愉快、心靈富足!


三滿月

🍀今天是7/21/2025,昨天是7/20/2025。我這方格小小生命在短短的三個月内,不知是巧合,還是註定之下,經歷了好幾個特別的日子!

420「復活節」代表「重生」發佈了我生平第一篇公開的文章#1 高敏感人說:「只需做好自己!」

520「 網路情人節」的「滿月」發佈了「滿月文」#15 高敏感人「滿月」說:「方格子是一個開啟生命的空間!」

618「購物狂歡節」成功挑戰日更30日並準備迎接620的「雙滿月」發佈了「雙滿月文」#44 高敏感人「滿月」後默默自我挑戰:日更30日成功!(雙滿月文)

🍀那720呢?除了是「三滿月」以外,似乎沒有其他特別之處!那為何我要強調這一天呢?因為⋯⋯這「三滿月」差點成為我的「紀念日」 —— 我的最後發文日!

🍀從創作不久後遭人誤解,到改變風格後自我懷疑,到近期開始下不了筆,我好像有點走不下去了!原來,那個我一度以為已經對我無效的「誤解」,實際上一直都悄悄地躲在我的內心深處,我卻渾然不知,而那無形的「控訴」其實一直揮之不去!我非常清楚我的使命是甚麼,但那可惡的「陰影」卻像拼了老命似地一直要掩蓋它,使得我快要看不見我創作的這標竿了!難過!

🍀7/21/2025到底要不要發文呢?我不斷的掙扎!在奄奄一息的創作時空裡,我試著盡可能無視那恐怖的「陰影」,而到處尋找我應該繼續往前的理由


發文

🍀最終,我決定繼續發佈「一天的成長/一週的成長」,因為神有繼續給我每天要發問的「問題」讓我發佈,而我親愛的格友知己 心心 心18 也一直不厭其煩的鼓勵我,因此我有理由相信神還是要繼續使用我,傳遞該傳遞的訊息!我想,或許神也要透過那些無形的障礙,讓我變得更加的堅強,好迎接未來更艱辛的任務吧!我是這麼相信的!

🍀至於每月1日、11日、21日發佈的文章,我也決定繼續發佈,直到神日後有進一步的指示!今天7/21/2025的故事,就是神透過格友 DITE 戴特 的這篇文章從房子,看性格,勾起我相似的遭遇後,而決定寫下的神讓我知道,我以為自己微不足道的經歷,原來對別人來說可以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因此,我努力地試圖告訴我自己,不要再理會那些不實的「指控」了!「神」才是掌權者,而不是「人」!


房門

🍀戴戴的文章裡提到一位40多歲的女性個案,她買的八套房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進入主臥室之前,都會先有一個非常長的走廊;這是因為從小,她的母親就不允許她關房門,而當無法關起代表身體和內心的邊界的房門,卻又需要安全感、邊界感時,只好讓主臥室離大門、離客廳遠一些,才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我們知道了,「關房門」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有多大了!但,我要說的是,就算房門關上了也沒用

🍀自大學一年級離家後,我就不曾長期住在原生家庭,而大學期間也就成為父母和我自己適應我「轉大人」的過渡期。在畢業後、工作前的那個暑假,我「搬」到原生家庭去住。照理說,我已經是「大人」了,為自己「爭取」一點點的隱私,應該也不算太過份吧!

🍀相信有讀過我這篇文章#38 有著童年創傷的人說:憂鬱症患者自己也不願意的! 的讀者們,對於我媽的質地應該已經略知一二。她跟40多歲女性個案的母親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媽並沒有「不允許我關房門」。但!就在某一天,當我的房門是關著的時候,她沒敲門,也沒「打招呼」,就直接轉開門把,衝了進來,「完全不覺得有何不妥地」大聲說完她要說的話後,沒有關回房門,就即往客廳走去,留下來的是一臉錯愕的我和「不知所措的房門」。

🍀這扇「不知所措的房門」代表的是我已負責任地建立起我的邊界,結果不但沒有被尊重,還被粗暴地入侵!房門是如此,可想而知其他事也不可能倖免,反正就是不被允許有邊界、必需讓任何人(尤其是父母)自由進出的一個內心的一個狀態

🍀然而,當時「白痴」的我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甚至指責自己「太敏感」,「不應該」對這件「小事」有所反應但高敏感的我現在回想,當然明白事實並非如此!

🍀這件「小事」就這樣被我「放著」,直到十年八年後,又再另一個十年八年,在我接受心理諮商時,才又冒出頭來。諮商師請我記下我的夢,以便在諮商的過程中我們一起探討。不記錄還好,當我開始認真地記下我的夢時,早該出現的惡夢終於排山倒海的出現了!

🍀在那段期間,我三天兩頭就會做著相同主題的惡夢。我本來已經寫好了其中一個最恐怖的噩夢,希望把最真實的陰影呈現給大家,但礙於篇幅的關係,我最後還是決定把它刪了,請見諒!

🍀不過,我能說的就是,每一個夢裡都是我爸媽、還有成群我不認識的人闖進我家、闖進我房間,而且是一次比一次誇張,最嚴重的一次是我家被燒了!我幾乎都是被那些噩夢裡,竭斯底里地哭叫的自己吵醒,而回到現實的!那是一種虛脫的感覺!

🍀體驗了無數次的噩夢後,我明白了,並告訴我自己,我經歷的「小事」絕對不是「小事」 —— 關上門的房間被闖入不是「小事」、邊界被父母入侵不是「小事」,這些全都是「大事」

🍀我好想大喊,被「侵犯」的妳或你,請不要藐視自己!當父母的妳或你,請不要傷害孩子!


🍀🍀🍀當下的香草 內心話🍀🍀🍀

🍀「小事」其實是「大事」!🍀


🍀衷心祝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當下的香草的沙龍
108會員
148內容數
🍀高敏感人🍀從斷捨離到極簡🍀從童年創傷到身心靈活在當下、愛自己🍀從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F.I.R.E.) 到🍀獨活、🍀移民、旅居🍀從素食 (純素) 到少食、果食🍀🍀🍀在這空間裡,我只是分享僅僅屬於我個人當下最真實的覺察、感受、信念、經歷、轉變🍀🍀🍀
2025/07/01
An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ojourner says, “Breaking the electric kettle is so fantastic!” 温馨提醒:本文內容純屬個人經歷、信念、情緒、行為,僅供參考與啟發!文中的「我」,以「某人」取代為宜!請務
2025/07/01
An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ojourner says, “Breaking the electric kettle is so fantastic!” 温馨提醒:本文內容純屬個人經歷、信念、情緒、行為,僅供參考與啟發!文中的「我」,以「某人」取代為宜!請務
2025/06/18
An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challenged herself silently, after one month old: Succeeded in daily update for 30 days! (Double-month Celebration)
2025/06/18
An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challenged herself silently, after one month old: Succeeded in daily update for 30 days! (Double-month Celebration)
2025/06/10
An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ays, “Self-care doesn’t mean selfish!” 🍀送給高敏感和非高敏感的妳和你🍀 🍀「妳很自私呢!」 🍀這句話如果聽在高敏感人的耳朵裡,其爆炸程度,應該會比非高敏感人要高出好幾十倍吧!
2025/06/10
An 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ays, “Self-care doesn’t mean selfish!” 🍀送給高敏感和非高敏感的妳和你🍀 🍀「妳很自私呢!」 🍀這句話如果聽在高敏感人的耳朵裡,其爆炸程度,應該會比非高敏感人要高出好幾十倍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自述近年因為兒子的熱痙攣而歷經的急難情況,我們從中學習與成長,希望這樣的經驗可以讓更多父母得到一些幫助和啟發。
Thumbnail
自述近年因為兒子的熱痙攣而歷經的急難情況,我們從中學習與成長,希望這樣的經驗可以讓更多父母得到一些幫助和啟發。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