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哲學(Stoicism)是一套起源於古希臘、在羅馬帝國時期發揚光大的思想體系,約建立於西元前 3 世紀,由哲學家芝諾(Zeno of Citium)創立。它不是抽象的哲學推演,而更像是一套「生活的實踐指南」,教人如何在充滿不確定性與苦難的世界中,保持內在平靜與堅定。
୨୧ ∴∵∴ ୨୧ ∴∵∴ ୨୧ ∴∵∴ ୨୧
一、核心思想
1. 區分可控與不可控
人生中有些事情取決於我們(如判斷、選擇、行動),有些則不在我們掌控之中(如天氣、他人意見、疾病)。智慧在於專注於可控的部分,接受不可控的部分。
2. 依循自然與理性而活
斯多葛學派認為人類與宇宙皆有理性秩序,順應自然就是遵循理性與德行。
德行(Virtue)被視為唯一真正的善,其他如金錢、名聲、健康都只是「中性」的外在條件。
3. 情緒管理:避免被激情支配
並不是要壓抑情緒,而是避免被「非理性的情緒」奴役。
例如:失去財富本身不是壞事,對它的恐懼或過度執著才讓人痛苦。
୨୧ ∴∵∴ ୨୧ ∴∵∴ ୨୧ ∴∵∴ ୨୧
二、代表人物
- 芝諾(Zeno):創始人,提出「依循自然」的核心觀點。
- 愛比克泰德(Epictetus):奴隸出身的哲學家,強調「掌控自己心靈」的重要性。
- 塞內卡(Seneca):羅馬政治家與思想家,作品談及死亡、憂慮與人生短暫。
- 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羅馬皇帝,其《沉思錄》是後世最具影響力的斯多葛文本。
୨୧ ∴∵∴ ୨୧ ∴∵∴ ୨୧ ∴∵∴ ୨୧
三、生活實踐
1. 晨間省思與夜間反省
每天提醒自己:今天可能會遇到無禮、不公,但這不會奪走我對美德的掌握。
睡前回顧:今天哪些地方保持了理性,哪些地方還需改善。
2. 負向想像(Premeditatio Malorum)
提前想像失敗、失去、死亡,並不是悲觀,而是提醒自己:一切外物都不是永恆的,唯有德行才不可奪。
3. 死亡省思(Memento Mori)
不斷記得「你會死」,反而能活得更清醒,珍惜當下。
୨୧ ∴∵∴ ୨୧ ∴∵∴ ୨୧ ∴∵∴ ୨୧
四、斯多葛哲學金句清單:
☑關於掌控與接受
1. 「We suffer more often in imagination than in reality.」
– 塞內卡 (Seneca)
> 我們在想像中受的苦,比在現實中更多。
2. 「Some things are up to us, and some things are not.」
– 愛比克泰德 (Epictetus)
> 有些事情由我們掌控,有些則不在我們掌控之內。
3. 「It’s not what happens to you, but how you react to it that matters.」
– 愛比克泰德 (Epictetus)
> 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你如何回應。
☑關於德行與人生
4. 「Virtue is the only good.」
– 芝諾 (Zeno)
> 德行是唯一的善。
5.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受斯多葛影響)
> 有生活的理由的人,幾乎可以承受任何境遇。
6. 「Wealth consists not in having great possessions, but in having few wants.」
– 塞內卡 (Seneca)
> 財富不在於擁有多,而在於欲望少。
☑關於情緒管理與平靜
7. 「If you are distressed by anything external, the pain is not due to the thing itself, but to your estimate of it; and this you have the power to revoke at any moment.」
– 愛比克泰德 (Epictetus)
> 若外在事物讓你苦惱,痛苦不在於事物本身,而在於你對它的評估;而這個評估,你隨時可以改變。
8. 「He suffers more than necessary, who suffers before it is necessary.」
– 塞內卡 (Seneca)
> 過早受苦的人,比必須受苦的人更痛苦。
9. 「Waste no more time arguing what a good man should be. Be one.」
– 馬可·奧理略 (Marcus Aurelius)
> 不要再爭論一個好人應該怎樣,去做一個好人就好。
☑關於死亡與無常
10. 「You could leave life right now. Let that determine what you do and say and think.」
– 馬可·奧理略 (Marcus Aurelius)
> 你隨時都可能離開人世。讓這個認知決定你說什麼、做什麼、想什麼。
11. 「Memento mori.」
– 拉丁語:記住你終將死去
> 死亡的提醒,讓生命更清醒、行動更有意義。
12. 「Begin at once to live, and count each separate day as a separate life.」
– 塞內卡 (Seneca)
> 立即開始活,將每一天都視為一個獨立的人生。
☑工作壓力 / 壓力管理
1. 「Some things are up to us, and some things are not.」 – 愛比克泰德
> 有些事情由我們掌控,有些則不在我們掌控之內。
- 「We suffer more often in imagination than in reality.」 – 塞內卡
> 我們在想像中受的苦,比在現實中更多。
3. 「Difficulties strengthen the mind, as labor does the body.」 – 塞內卡
> 困難磨練心智,就如勞動鍛鍊身體。
☑情緒管理 / 自我掌控
4. 「If you are distressed by anything external, the pain is not due to the thing itself, but to your estimate of it; and this you have the power to revoke at any moment.」 – 愛比克泰德
> 若外在事物讓你苦惱,痛苦不在於事物本身,而在於你對它的評估;而這個評估,你隨時可以改變。
5. 「No man is free who is not master of himself.」 – 愛比克泰德
> 不掌控自己的人,永遠不自由。
6. 「Man is not worried by real problems so much as by his imagined anxieties about real problems.」 – 愛比克泰德
> 人並非被現實問題困擾,而是被想像出來的焦慮困擾。
☑人際關係 / 社交智慧
7. 「Associate with those who will make a better man of you.」 – 愛比克泰德
> 與能讓你變得更好的人交往。
8. 「You could leave life right now. Let that determine what you do and say and think.」 – 馬可·奧理略
> 你隨時都可能離開人世。讓這個認知決定你說什麼、做什麼、想什麼。
୨୧ ∴∵∴ ୨୧ ∴∵∴ ୨୧ ∴∵∴ ୨୧
五、現代人如何運用斯多葛哲學:職場、壓力與人際的實踐指南
- 心理學連結:與現代認知行為治療(CBT)高度相似,強調思想影響情緒,情緒影響行動。
- 職場與人生:在壓力大、不可控的環境中(如創業、職涯挑戰),學會控制內在反應;不再被短期得失牽動,而能專注在長期價值與德行。
在這個變化快速、壓力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升職競爭、專案失敗、同事衝突,甚至健康與家庭問題。古老的斯多葛哲學,雖然起源於西元前3世紀,卻提供了現代人管理壓力、調整情緒、提升人際智慧的實用指南。
1. 理解什麼能掌控,什麼不能掌控
斯多葛哲學最核心的觀點之一,是區分「可控」與「不可控」的事物。愛比克泰德(Epictetus)說:
> 「Some things are up to us, and some things are not.」
有些事情由我們掌控,有些則不在我們掌控之內。
在現代職場中,這個概念尤其重要。例如,當你的主管對專案提出苛刻要求,你無法控制主管的情緒或決策,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態度、努力與回應方式。專注於可控的行動,不因不可控的因素而焦慮,能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實務案例:一位專案經理遇到突發客戶需求時,先列出可立即解決的行動項目,並將無法改變的外部限制(如公司流程、預算)放下,不再糾結。結果專案依然順利完成,他自己也保持冷靜。
2. 管理情緒,保持理性
斯多葛哲學強調,人對事件本身的痛苦往往小於對事件的評價與想像。愛比克泰德指出:
> 「If you are distressed by anything external, the pain is not due to the thing itself, but to your estimate of it; and this you have the power to revoke at any moment.」
若外在事物讓你苦惱,痛苦不在於事物本身,而在於你對它的評估;而這個評估,你隨時可以改變。
換句話說,我們的情緒可被自我調整。例如,當同事批評你的工作,第一時間可能會感到委屈或憤怒,但如果換個角度,把批評視為改進的建議,情緒就會平和得多,也更容易從中成長。
實務案例:創業者面對投資人提出嚴苛問題,若立即焦慮或防禦,容易影響判斷;若先控制情緒,專注於提供清楚回應,結果往往比焦慮時更有說服力。
3. 提升人際智慧
斯多葛哲學也強調社會互動的重要性。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提醒我們:
> 「Be tolerant with others and strict with yourself.」
對他人寬容,對自己嚴格。
在現代工作中,這意味著在團隊合作或跨部門溝通時,先理解他人的立場與限制,而不是急於批評或反擊。同時對自己保持高標準,努力完成承諾與職責,建立可靠形象。
實務案例:在團隊討論中,某成員表達不同意見時,你先傾聽,避免立刻否定,並用理性方式回應,結果團隊氛圍更正向,問題也更快被解決。
4.思考無常與人生規劃
斯多葛哲學提醒我們,人生充滿無常,死亡與失敗是自然的一部分。塞內卡(Seneca)說:
> 「Begin at once to live, and count each separate day as a separate life.」
立即開始活,將每一天都視為一個獨立的人生。
這種心態能幫助現代人減少拖延、提升效率,也能珍惜當下的人際與工作機會。
實務案例:每天早晨花10分鐘列出當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晚上反思完成情況與改進空間,這種「每日微人生」方式,有助於提升專注力與滿足感。
5.現代實踐小技巧
- 晨間省思:想像可能遇到的挑戰,提醒自己保持冷靜。
- 夜間反省:檢視今日行為是否符合理性與德行。
- 負向想像(Premeditatio Malorum):提前思考最壞可能發生的事情,降低恐懼與焦慮。
- 行動聚焦:將精力放在可控行動,學會放下不可控因素。
- 德行優先:在每件事中問自己:這樣的行為是否符合誠信、勇氣、智慧、節制?
୨୧ ∴∵∴ ୨୧ ∴∵∴ ୨୧ ∴∵∴ ୨୧
六、結語
斯多葛哲學不是要求你冷漠,而是教你在不可控的世界中保持內心自由與清醒。職場上的挑戰、生活中的壓力、人際間的摩擦,皆可透過斯多葛哲學的原則來化解。掌控自己、順應自然、專注德行,每個人都能在現代社會中活得更有尊嚴與平靜。
> 如馬可·奧理略所言:
「Waste no more time arguing what a good man should be. Be one.」
不要再爭論一個好人應該怎樣,去做一個好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