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上的刺,其實來自你的根:與原生家庭和解,改寫你的人生劇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是否也曾這樣,在夜深人靜時,反覆問自己:

為什麼在愛情中,我總是那個拚命付出、卻不懂得索求的人? 為什麼在工作上,我明明已經做得很好,卻總在心底有個聲音說「你還不夠好」? 為什麼我如此害怕衝突,寧願委屈自己,也要維持表面的和平?

我們就像身上長滿了看不見的「刺」,在不經意間,刺痛了自己,也刺傷了那些想靠近我們的人。我們拚命地想把這些刺拔除,卻發現它們彷彿與生俱來,構成了我們性格中最頑固的一部分。

但,你有沒有想過?

這些刺,或許從一開始,就不是長在你身上的。它們,其實來自你的根——你的原生家庭。

今天,我想邀請你,和我一起,進行一場溫柔的回溯之旅。我們不為了指責,不為了抱怨,只為了理解。理解那些塑造了我們的過往,然後,溫柔地,拿回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劇本。


raw-image


家庭裡的「隱形劇本」:你扮演的是哪個角色?

為了在家庭中生存下來、為了獲得父母的愛與認可,我們在童年時期,都不自覺地,為自己挑選了一個「求生角色」。這個角色,幫助我們度過了童年,卻也變成了一套隱形的劇本,在我們成年後,依然無意識地操控著我們的行為模式。

來看看,你是否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影子?

1. 照顧者 (The Little Adult)

  • 你在家中的劇本: 你可能是家中的老大,或是父母因為忙碌、衝突而無暇他顧,讓你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照顧弟妹、甚至安撫父母的情緒。你像一個「小大人」,過早地學會了懂事、負責,將所有人的需求,都扛在了自己小小的肩膀上。
  • 你在成人世界中的「後遺症」: 你成為了一個極度負責任、值得信賴的夥伴,但你也習慣性地「過度付出」。在關係中,你總是那個照顧對方比較多的人;在工作中,你不敢求助,把所有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直到壓力爆炸。你最常對自己說的話是:「沒關係,我可以。」


2. 和事佬 (The Peacemaker)

  • 你在家中的劇本: 你的家庭中,可能充滿了緊張與衝突。為了緩解那種令人窒息的氣氛,你學會了壓抑自己的需求,去討好父母、去調停紛爭。你像一個「和平大使」,用自己的委屈,去換取家庭表面的和諧。
  • 你在成人世界中的「後遺症」: 你極度「害怕衝突」。你無法對別人說「不」,因為拒絕,會讓你產生巨大的罪惡感。在關係中,你寧願犧牲自己的感受,也要維持和平;在工作中,你不敢提出不同意見,害怕讓同事或主管不高興。你的人生,好像一直在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3. 隱形人 (The Invisible Child)

  • 你在家中的劇本: 你可能排行在中間,或是在一個手足特別優秀、又或是特別會惹麻煩的家庭中長大。你漸漸發現,只要自己「不惹麻煩」、「安安靜靜」,就是對這個家最大的貢獻。你學會了隱藏自己的光芒與需求。
  • 你在成人世界中的「後遺症」: 你常常感覺「自我懷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被看見。在關係中,你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害怕自己不被喜歡;在工作中,即使有了功勞,你也會下意識地將其歸功於團隊或運氣。你習慣了待在角落,卻又深深渴望,能有個人,看穿你的保護色,真正地看見你。


如何療癒與和解?改寫劇本的三個溫柔練習

辨識出自己的舊劇本,是療癒的第一步。但請記得,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批判父母,而是為了解放自己。長大成人的我們,已經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寫下新的篇章。


練習一:溫柔地回望,而不是批判

試著將視角,從一個「受傷的孩子」,切換成一個「成熟的觀察者」。回頭去看,你會發現,你的父母,也只是兩個曾經當過孩子的、不完美的普通人。他們也繼承了他們原生家庭的劇本。他們之所以那樣對你,或許,也只是因為,那是他們唯一懂得的、關於愛與生存的方式。

這份理解,不是為了給他們找藉口,而是為了將你,從「受害者」的角色中,釋放出來。


練習二:為你的「內在小孩」發聲

找一個安靜的時刻,在你的筆記本上,試著與那個住在你心裡的小時候的自己,進行一場對話。

問問他/她:「小時候,你最希望從爸爸媽媽那裡,得到什麼,卻一直沒有得到?

也許是更多的擁抱、一句無條件的肯定、或只是被允許可以放聲大哭。請將這些未被滿足的需求,溫柔地寫下來。然後,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對他說/她:「謝謝你這麼努力地長大了。這些,你當年沒有得到的,從今天起,我會一樣一樣地,都給你。


練習三:寫下你的「新劇本」—— 肯定句練習

舊的劇本,是自動化的潛意識。新的劇本,則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反覆地練習。

  • 如果你的舊劇本是「我必須照顧所有人」(照顧者): 你的新劇本可以是:「我的感受,同樣重要。我值得被好好照顧。
  • 如果你的舊劇本是「我必須讓所有人開心」(和事佬): 你的新劇本可以是:「溫柔地說不,是我愛自己的表現。
  • 如果你的舊劇本是「我不值得被看見」(隱形人): 你的新劇本可以是:「我,以及我的才華與貢 C獻,都值得被大方地看見。

擁抱你的根,長成一棵自由的樹

與原生家庭的和解,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甚至可能是一條漫長、反覆的道路。

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出身,無法拔除我們的根。但長大成人的我們可以,決定要從這片土壤中,汲取什麼樣的養分,並決定,要讓自己,長成什麼樣的姿態。

從今天起,學會溫柔地理解你的根,然後,長成一棵真正自由、舒展、能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大樹。

如果你喜歡今天文章的內容,想在通勤、做家事或睡前的獨處時刻,讓溫暖的聲音陪伴你,聊聊更多關於自我成長、心靈療癒與關係經營的話題,誠摯地邀請你,來收聽我的Podcast節目。

嫚言漫語TALK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AB%9A%E8%A8%80%E6%BC%AB%E8%AA%9Etalk/id1717344279

在這裡,我們將用更輕鬆、更深入的對話,一起探索內心的風景。

❤️你的愛心、留言及分享,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嫚嫚的顯化療癒之道
14會員
62內容數
我是嫚嫚,從手無縛雞之力,不知道公車票多少錢,到獨立撫養女兒成年,以為人生總算苦盡甘來,癌症卻來連續敲了兩次門,我在化療中開始主持Podcast,到現在康復持續追蹤。現在我用自己走過感情創傷、疾病恐懼的真實經歷,陪伴同樣在人生低谷中的你,更要用科學及AI免費分享最有效率的成長學習方法。
2025/08/25
最近LV推出一款唇膏定價台幣5300,對一個富豪來說,連零頭都不是,對一個中產階級來說,可以吃40個NT130的便當,有好壞對錯嗎? 沒有。 只有價值觀的不同。 也許有些人會說,當我有上億身價,我也會買,但現在的我不會,這種話是我年輕時的想法。 每個人對錢的態度都不同,從家庭背景,如何成長,
2025/08/25
最近LV推出一款唇膏定價台幣5300,對一個富豪來說,連零頭都不是,對一個中產階級來說,可以吃40個NT130的便當,有好壞對錯嗎? 沒有。 只有價值觀的不同。 也許有些人會說,當我有上億身價,我也會買,但現在的我不會,這種話是我年輕時的想法。 每個人對錢的態度都不同,從家庭背景,如何成長,
2025/07/25
前幾天在咖啡廳,我看到一個有趣的對比: 一個人匆匆忙忙衝進來,點了咖啡就邊走邊喝,手機夾在耳朵和肩膀之間講電話,另一隻手還在滑手機回訊息。 另一個人慢慢走進來,仔細看了菜單,點了咖啡後就找了個靠窗的位子坐下,什麼都不做,就是靜靜地喝咖啡、看窗外。 第一個人看起來很「有效率」,第
Thumbnail
2025/07/25
前幾天在咖啡廳,我看到一個有趣的對比: 一個人匆匆忙忙衝進來,點了咖啡就邊走邊喝,手機夾在耳朵和肩膀之間講電話,另一隻手還在滑手機回訊息。 另一個人慢慢走進來,仔細看了菜單,點了咖啡後就找了個靠窗的位子坐下,什麼都不做,就是靜靜地喝咖啡、看窗外。 第一個人看起來很「有效率」,第
Thumbnail
2025/07/21
我們都知道「一日之計在於晨」,但很少人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深意。 早晨的狀態會影響你整天的心情和表現,就像是為這一天設定了基調。當你匆忙開始一天,你的大腦會持續保持這種匆忙的節奏;但如果你從容地開始,這份從容也會延續下去。這不是什麼玄學,而是我們的大腦真的會記住這些模式。 網路上有很
Thumbnail
2025/07/21
我們都知道「一日之計在於晨」,但很少人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深意。 早晨的狀態會影響你整天的心情和表現,就像是為這一天設定了基調。當你匆忙開始一天,你的大腦會持續保持這種匆忙的節奏;但如果你從容地開始,這份從容也會延續下去。這不是什麼玄學,而是我們的大腦真的會記住這些模式。 網路上有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罵了人,卻一派輕鬆的說啊-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就是這樣個性,沒辦法改。 就好像你殺了人後,卻說我錯了,請原諒我一樣,我下次不犯了。 罵出的話,早已知不能收回,又何需自裝後悔?殺人的那一刻,便也已知人死不能復生,又何必假惺惺的說著會改過? 傷了人,才想到要道歉。
Thumbnail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罵了人,卻一派輕鬆的說啊-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就是這樣個性,沒辦法改。 就好像你殺了人後,卻說我錯了,請原諒我一樣,我下次不犯了。 罵出的話,早已知不能收回,又何需自裝後悔?殺人的那一刻,便也已知人死不能復生,又何必假惺惺的說著會改過? 傷了人,才想到要道歉。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看我啊!喜歡我的乳房嗎? 如果這裡消失了,只剩下一道很長的疤,你還會想跟我談戀愛嗎? 我真的真的好想談戀愛喔,可能是因為我愛你,也可能是因為我自私,我太害怕了,所以我才想要抓住你,因為我現在已經沒有理智了,所以對不起,所以必須交給你選擇。
Thumbnail
看我啊!喜歡我的乳房嗎? 如果這裡消失了,只剩下一道很長的疤,你還會想跟我談戀愛嗎? 我真的真的好想談戀愛喔,可能是因為我愛你,也可能是因為我自私,我太害怕了,所以我才想要抓住你,因為我現在已經沒有理智了,所以對不起,所以必須交給你選擇。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自傷和自愛的文章,描述了作者的痛苦和掙扎,以及對自己的矛盾情感。文章通過描述情感和痛苦表達了對自己的糾結和掙扎。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自傷和自愛的文章,描述了作者的痛苦和掙扎,以及對自己的矛盾情感。文章通過描述情感和痛苦表達了對自己的糾結和掙扎。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Thumbnail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