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童年被智慧型手機改寫《失控的焦慮世代》在這手機餵養時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記得以前小時候,會在家門外到處玩耍、到雜貨店買小點心,那時智慧手機還未問世,現在偶爾看到那些東西,都會勾起回憶。直到網2007年 iPhone手機 問世、2009年「按讚」與「轉發」功能出現,開啟了以手機為中心的童年時代。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說道,現今社會愈來愈多的人罹患焦慮和憂鬱症,科技產品的上市,不斷被新技術干擾讓專注力更加分散、也因技術提升,照片影片都可修改,更難辨識哪些是真是假,思緒更加混亂。除了網路的沉迷,家長在現實中過度保護孩童,在虛擬世界卻是保護不足,因為現在有許多詐騙、誘拐以及霸凌等等行為都會在網路上出現。
本書分成四部分:

  1. 探討2010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趨勢
  2. 童年的本質以及我們怎麼搞砸它
  3. 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所造成的傷害
  4. 我們現在必須怎麼做,才能逆轉家庭、學校和社會所受到的傷害。

智慧產品帶給我們許多便利,同時也帶來許多危害,像是情緒起伏過大、變得更沒耐心,作者也說道,科技公司鮮少或根本沒研究自家產品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響。當愈多研究數據顯示它們對青少年造成傷害時,大多公司回應是否認、混淆視聽。最嚴重的是一些公司利用心理學把戲,讓青少年們持續點擊

面對智慧科技時代,我們該如何與科技相處?又該如何放手讓孩子重新擁有健康的童年?

玩耍童年逐漸沒落

對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而言,遊戲是學習生存與社交的必經之路。年幼哺乳動物可以透過遊戲學習成年後所需的技能活命,逐漸變成高手。人類也是如此,在戶外與其他不同年齡孩童一起活動,可以藉此讓孩童學會如何照顧自己。自由玩耍主要特點之一:犯錯的代價一般不會很高。透過不斷嘗試和犯錯,加上玩伴們的直接反饋,小學生逐漸做好準備,迎接更複雜的社交生活。

但家長看到小孩被欺負,也無法放任不管,反而限制小孩到外頭探索,寧可讓小孩待在家較好天天看的到,但在家一個人玩耍也孤單,家長們乾脆就把手機給小孩使用,你會發現問題來了:小孩過於沉浸在虛擬世界裡,減少與同儕磨合、嘗試與犯錯的寶貴機會。童年不再是笑聲追逐,而是與螢幕互動。

社群媒體對男女孩的傷害不同

長期以來,男孩和男人比較專注於追求自主性,比如提升自我效率、能力和自信,而女孩和女人較看共融性,比如關懷他人,合作和同理心。

女孩因社群媒體陷入焦慮與憂鬱原因

  1. 外貌比較:在社群媒體上看到身材姣好、活潑的女孩進行比較,有外貌焦慮現象。
  2. 關係霸凌:女生的霸凌是破壞對方與所有朋友的關係,散播不實謠言、挑撥離間,當女生產生嫉妒之心,攻擊力其實也不輸給男生。
  3. 情緒過度暴露及更高的被掠奪與騷擾風險青少女容易在網路上分享情緒,當在網路上發布難過訊息,就會有不懷好意的「叔叔」利用假帳號接近安慰,雙方聊久了,女孩就會產生好感,也就會願意和對方出去。
    許多女孩也會發布自己的清涼照,書內一位女學生曾被男同學威脅過:若不寄裸照給他,就會把她出糗照上傳到社群媒體。

從這些原因可以看出,女性渴望得到溫暖與理解,在社群媒體上可以任意加陌生人好友,當和對方談心,不知不覺陷下去,對方是否有意並不清楚,女生也很在意與朋友們之間的連結,身材也相當注重,看到自己腰部出現一點贅肉就覺得自己不完美,若有男友就會問他是否變胖了,對方回答:「怎會胖,我覺得剛剛好呀」。女孩大多都會認為對方在說謊,因為她只看到一個事實: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微微的贅肉。

賴在家裡的男孩

那麼男孩接觸社群媒體就沒問題嗎?反而認為對生活無任何意義,選擇閉關在家中。我們知道日本出現許多繭居族,原因日本對年輕男性施加很大壓力,要求他們在校表現優異,畢業後找到不錯工作,隨著網路出現,許多年輕人選擇閉關在臥室裡。近年來美國和其他國家一些年輕人也出現了同樣問題。根據2018年三十歲年輕男子有27%與父母同住高於女性,沒有就業也沒有參加培訓就只待在家裡。而待在家的男孩多半沉迷於電玩和色情世界裡

研究指出,有59%的人認為觀看色情片會興奮;22%是習慣;10%表示會降低與現實伴侶的性生活;10%表示這是一種癮。當然,也是有女孩會觀看,只是男孩觀看比例較高。但並不是說色情影片不好,情侶觀看也是能增加情感,但過於沉浸反而更會遠離與異性的關係。
許多男性也覺得現實找伴越來越困難,不如找個虛擬女友,拜有AI的發展,已能製造出虛擬女友和男友、性愛聊天機器人,讓更多人瘋狂愛上這些聊天機器人,不僅能跟他們打情罵俏,也能分享祕密。

而電玩對大人來說是荒廢學業的產品,但研究人員發現電玩對青少年有許多好處:改善工作記憶、反應抑制,甚至在校的綜合表現。其他研究也表示,合作打電動可以鼓勵玩家在遊戲之外彼此合作,儘管如此電玩也是有危害。
新冠肺炎嚴重時每個人只能關在家裡,在家無聊也只好打打電玩,久而久之對電玩產生依賴感,不在努力建立長期友誼,與其他玩家建立堅強、持久團隊,讓許多青少年將友誼全都建立在電玩世界裡緊緊抓住,畢竟那才是他們唯一擁有的友誼。也因這樣逐漸失去現實的人際連結與生活方向。

放手讓年孩童成長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太放任小孩到處跑,將來會學壞,但過度保護孩子,也是阻擋孩子探索的年齡,長大犯錯了也不知該如何處理。作者說可以告訴幼稚園至中學學生:放學後做一件你從未做過的事,像是遛狗、做飯、跑腿。許多父母不知道何時可以開始讓孩子自己做事,怕小孩出事情。與其讓孩子來,不如乾脆自己動手。

幾天前看到一則影片,父親讓小孩切豬皮,許多網友認為讓這麼小的小孩拿菜刀切豬皮很危險,這位家長也知道這麼做很危險,但這是小孩自願想做的,何不讓他試看看呢?家長也能在旁監督,也能防止危險發生。

另外也譨與孩童建立外出遊玩時間,比如到鄰近公園、旅遊。小孩開始學會走路、懂事應是快樂玩耍的童年,而不是處於智慧產品、猛學才藝的階段,但並不是說學才藝不好,適當學習也能激發孩童的創造力。

孩童在年幼期間,家長們可以增加與孩童的互動,但不要分散注意力,一下關注手機,一下關注孩子。家長也需信任自己的小孩,放手讓孩子成長,他們想學做飯就讓他們學、外出買東西讓孩子學習如何結帳等等日常生活,也許會想說這些長大自然就會了有什麼好學的?學習並非只有知識技能,生活上大小事也是能讓孩童學習,學會獨立,增加情感。

網路帶來的威脅,我們該如何做?

許多家長在小孩可以行走懂事時,就開始讓小孩接觸智慧手機,之後小孩開始吵著要科技產品看影片玩遊戲,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智慧產品剛上市,青少年、家長、學校甚至科技公司都不知道往後會造成這麼多有害的負面影響。

作者說道:儘管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影響之大,如果能一起行動,成本會大幅降低。但說的簡單做的困難,在校時,看到其他同學都在使用手機,自己沒用會被別人說是怪胎,為了融入這小型社會,就會回家跟爸媽要求買一台,有些爸媽凹不過只能順從。

書內一位家長說道:「我對抗的是人工智慧,但我贏不了它。我無法擊敗一台比我聰明的電腦,而它正在教導女兒如何智取我」。由這段話我們都得接受一件事情:科技產品完全融入生活,也正侵蝕我們的大腦與身心,也正在稀釋我們與他人的真實連結。

許多家長認為小孩很難教,但這社會變化萬千,無論是孩童或是大人,都會從網路上吸收不同資訊,更容易分散注意力,親情關係也不在親密,難以理解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但無論如何,政府、學校、科技公司、家長甚至孩子本身,也還是必須採取行動,嘗試新政策與衡量。或許改變不會立刻見效,但如果什麼都不做,焦慮世代只會持續擴張。

總結

這本書提供許多研究數據可以明顯發現:人們對生活沒意義、孤獨感持續上升當中。社群平台的發展,可以看到許多人分享生活資訊,讓更多人出現負面傾向:像我這樣的人不可能像他一樣成功、像我這樣的人沒辦法像他一樣那麼樂觀等等。

網路雖能帶來便利,但人們內心也產生許多變化,有些人在網路上留言「毫不客氣」直接批評當鍵盤俠,讓當事人產生恐懼。現今人類除了面對經濟挑戰,也得面對這時代的數位人際。

親子之間也漸漸遠離了親密互動:不如意的事不再與朋友家人談,而是藉由網路平台得到許多網友的安慰;感到疑惑的事也不再找親密的人談,而是到網路平台尋求協助。幾天前在診所看診等待時,許多家長們會直接拿起手機而把小孩晾在一邊,小孩與爸媽說話,大人也是手機握緊緊、眼睛持續盯著螢幕簡單回應小朋友,或者小孩伸手要手機,家長直接給。

科技並非絕對敵人,但我們若不加以規範與引導,它就會悄悄奪走我們的專注、連結與幸福感。真正挑戰是如何在網路與人性需求之間找到平衡。

或許我們能從「放手」開始,給孩子更多真實世界的自由,也提醒自己:不要讓手機偷走我們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閱書服
13會員
68內容數
閱讀閱書服,書服每一天。哈囉,我是史迪棋。 學生時期很不愛翻書,一看到書是「嚕踏嚕ㄘㄟˋ」。 離開學校的庇護,出社會後,才了解到有許多是學校所學不到。 無論是感情、心理以及時間管理都可從書內發掘新天地。
閱讀閱書服的其他內容
2025/08/23
正向沒有錯,但壓抑真實情緒就不好了。 負面不是弱點,而是情緒正在和你說話。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接受真實自我,好好照顧自己身心靈。
Thumbnail
2025/08/23
正向沒有錯,但壓抑真實情緒就不好了。 負面不是弱點,而是情緒正在和你說話。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接受真實自我,好好照顧自己身心靈。
Thumbnail
2025/08/03
這世界接納外向者的活潑、外向、大方性格,而內向者退縮與恐懼讓人想幫他們往外推,其實這麼做只是本末倒置。本書介紹七大社交策略與面對外界七個方法,讓外向者們知道:內向也有活潑的一面。你不用強迫要讓自己外向,你擁有別人所沒有的細心,也能在這世界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5/08/03
這世界接納外向者的活潑、外向、大方性格,而內向者退縮與恐懼讓人想幫他們往外推,其實這麼做只是本末倒置。本書介紹七大社交策略與面對外界七個方法,讓外向者們知道:內向也有活潑的一面。你不用強迫要讓自己外向,你擁有別人所沒有的細心,也能在這世界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5/04/19
本書《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紓壓方法,並探討壓力來源及抗壓性的迷思。作者指出,壓力並非來自工作或生活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事件的負面思考。書中介紹多種呼吸技巧、五官放鬆方法、運動方式及尋求專業協助的途徑,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抗壓能力,找到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19
本書《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紓壓方法,並探討壓力來源及抗壓性的迷思。作者指出,壓力並非來自工作或生活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事件的負面思考。書中介紹多種呼吸技巧、五官放鬆方法、運動方式及尋求專業協助的途徑,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抗壓能力,找到身心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有病。 不知怎麼的,因為大家用心交陪的習慣變了,現在都用滑手機交陪,所以沒什麼交集,所以沒什麼情感,就像機器人般的生活著,毫無感情,甚至可以是冷血。 小朋友,哭鬧,正常,大人都會發瘋了,憑什麼小孩不能耍脾氣? 於是,你動了殺機。 這種事層出不窮,一個看起來正常的人,居然可以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有病。 不知怎麼的,因為大家用心交陪的習慣變了,現在都用滑手機交陪,所以沒什麼交集,所以沒什麼情感,就像機器人般的生活著,毫無感情,甚至可以是冷血。 小朋友,哭鬧,正常,大人都會發瘋了,憑什麼小孩不能耍脾氣? 於是,你動了殺機。 這種事層出不窮,一個看起來正常的人,居然可以
Thumbnail
社會媒體的興起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青少年之間的容貌焦慮問題。本文探討了身體畸形恐懼症對青少年的影響,並提供了幾種建立自我肯定的方法。同時呼籲家庭、學校和社交媒體平臺共同努力,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減少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
Thumbnail
社會媒體的興起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青少年之間的容貌焦慮問題。本文探討了身體畸形恐懼症對青少年的影響,並提供了幾種建立自我肯定的方法。同時呼籲家庭、學校和社交媒體平臺共同努力,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減少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