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養成正念習慣》|Day 8 身體正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目標:培養「覺察當下」、「與自己溫柔同在」的穩定體感與心靈韌性

📓 方法:每日正念任務+練習日誌紀錄

✨ 結果:讓「安住當下」成為你身體與心靈都記得的日常狀態

💓 我準備好了,把專注與平靜帶回生活的每一刻。



💌 Day 8|身體正念:站立・靜坐・伸展・行走

🔍 任務

透過身體練習正念。站立、靜坐、伸展、行走,讓每個姿態與動作都成為回到當下的途徑。


🌿 身心覺察

  • 正念站立 🌲 — 雙腳平穩踩在地上,像山一樣頂天立地。

感覺頸椎在胸椎上、胸椎在腰椎上、腰椎在薦椎上,所有骨頭安穩疊在骨盆腔上面。脊椎挺直,但肌肉放鬆。那一刻,我感受到「腳踏實地」的力量。

  • 正念靜坐 🪷 — 脊椎自然延伸,雙手臂輕鬆放在腿上,身體保持覺醒但放鬆。

在這個姿勢裡,心慢慢安定,彷彿進入一種清明的靜。

  • 正念伸展 🧘 — 緩緩側轉,感覺肌肉被拉扯與收緊。雙手向上,畫圓向旁邊展開,手心向上:

當靈感枯竭、陷入僵局、能量低落時,可以透過這個姿勢讓身體重新打開,進入「開放與接受」的狀態,感受能量流入。

  • 動態伸展 — 身體前後滾動、側滾,仔細感受每一寸肌肉的收緊與放鬆。

小小的動作,也能讓人覺察到身體細微的變化。

  • 正念行走 🚶‍♀️ — 放慢腳步,專注於腳底的觸地感,腳掌的推進,腳踝的帶動,腿部的協調。

一步一步,心隨著腳步而安定。


✨ 轉化與體會

這一連串的身體練習,讓我發現:正念不侷限於形式,也不是為了「完成」某個練習。

它的真正目的,是讓我:

  • 不再被念頭牽著跑 — 暫時放下「我還要做什麼」的清單,回到當下。
  • 不被外界的期待或壓力推著走 — 回到身體,聽見自己的需要。
  • 學會照顧自己 —從身體的訊號,理解情緒的存在,給自己更多空間與支持。

站立 🌲 時,我感受到穩定;

靜坐 🪷 時,我學會覺醒卻放鬆;

伸展 🧘 時,我允許自己敞開,接收新的能量;

行走 🚶‍♀️ 時,我體驗到踏實與安住。

身體就是最真實的老師,提醒我:當心飄散時,回到身體,就回到自己。


📍 今日提醒

身體是回到自己的入口,每個姿態都能帶來溫柔的陪伴。


🌱 你呢?

今天,你想用哪一個姿勢來回到自己:站立 、靜坐 、伸展 ,還是走路 ?


https://pin.it/7Ga0zzBs7

https://pin.it/7Ga0zzBs7


🌿 願你在日常培養專注與覺察,溫柔安住當下。

💬 歡迎留言分享,讓我們陪伴彼此的正念旅程。

📩 私訊預約【一對一療癒】帶回安定與支持。

🎁 完成即贈送《21天活出心的豐盛》電子書


💌 LINE|@861rurxg

📘 Facebook 粉專|蘊心療癒空間

📷 Instagram|@yunxinhealing


— 🍃 蘊心療癒空間 ✨

With gentleness, always.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蘊心療癒空間 ✨
25會員
78內容數
在這裡,我寫下自己與他人生活中的故事片段。 也許是一段療癒時光、一則靈感故事, 或是一篇正念養成的日常記錄。 願這些文字,帶你慢慢走回自己, 感受內在的溫暖與力量 ☀️🪴❤️
2025/09/07
🧘‍♀️《21天養成正念習慣》 Day 7任務是寫下今天你觀察到的五感細節,例如:味覺、嗅覺、聲音、顏色、觸感。
Thumbnail
2025/09/07
🧘‍♀️《21天養成正念習慣》 Day 7任務是寫下今天你觀察到的五感細節,例如:味覺、嗅覺、聲音、顏色、觸感。
Thumbnail
2025/09/06
🧘‍♀️《21天養成正念習慣》 Day 6任務是練習注意身體微妙的訊號,透過呼吸與覺察與它們連結。
Thumbnail
2025/09/06
🧘‍♀️《21天養成正念習慣》 Day 6任務是練習注意身體微妙的訊號,透過呼吸與覺察與它們連結。
Thumbnail
2025/09/05
🧘‍♀️《21天養成正念習慣》 Day 5任務是練習觀察腦中出現的想法,把它們想像成雲朵飄過,不需要抓住或批判。
Thumbnail
2025/09/05
🧘‍♀️《21天養成正念習慣》 Day 5任務是練習觀察腦中出現的想法,把它們想像成雲朵飄過,不需要抓住或批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生活方面 1.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睡前泡腳20分鐘,讓自己抱持活力。 2.少吃甜食,控制體重,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最多運動兩小時,達到每天出汗的狀態。 3.三餐規律,每餐七分飽盡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東西,每年體檢一次。 4.定期打掃屋子保持物歸原位,能位你解省不少錢,也能避
Thumbnail
生活方面 1.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睡前泡腳20分鐘,讓自己抱持活力。 2.少吃甜食,控制體重,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最多運動兩小時,達到每天出汗的狀態。 3.三餐規律,每餐七分飽盡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東西,每年體檢一次。 4.定期打掃屋子保持物歸原位,能位你解省不少錢,也能避
Thumbnail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實踐瑜伽修行後,感覺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了,內心的視覺畫面也逐漸擴大與深廣,外貌上似乎眼睛更加明亮且綻放(沒有鬆垮、懶惰眼⋯) 一個人照顧家庭,有時很難固定進行身體的瑜珈練習:有時是下午、有時是睡前,這是目前摸索出來可以進行的時間。 🔹南懷瑾 講述《瑜伽師地論》p.26 據
Thumbnail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實踐瑜伽修行後,感覺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了,內心的視覺畫面也逐漸擴大與深廣,外貌上似乎眼睛更加明亮且綻放(沒有鬆垮、懶惰眼⋯) 一個人照顧家庭,有時很難固定進行身體的瑜珈練習:有時是下午、有時是睡前,這是目前摸索出來可以進行的時間。 🔹南懷瑾 講述《瑜伽師地論》p.26 據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運科竹愛訓練 : 👉快速提升身心健康的新方法:正念高強度間歇訓練👈 🏃‍♂️‍➡️+🧘‍♂️ 】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壓力和時間管理成為了普遍的挑戰。如何有效地維持身心健康已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最新研究顯示,將高強度間歇訓練結合正念......
Thumbnail
【運科竹愛訓練 : 👉快速提升身心健康的新方法:正念高強度間歇訓練👈 🏃‍♂️‍➡️+🧘‍♂️ 】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壓力和時間管理成為了普遍的挑戰。如何有效地維持身心健康已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最新研究顯示,將高強度間歇訓練結合正念......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不僅帶來了新的理解,透過學習系統性的聯想隱喻,除了課本上的隱喻,也激盪出許多火花,在個案練習中,更是聽到許多隱喻調和帶來的深度與好處,期待未來更多的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不僅帶來了新的理解,透過學習系統性的聯想隱喻,除了課本上的隱喻,也激盪出許多火花,在個案練習中,更是聽到許多隱喻調和帶來的深度與好處,期待未來更多的學習與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